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相关资料

2016-09-01  | 认识 加减法 上册 

  教材作用:

  11-20 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鈥1~10 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20 以内数的认 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是学生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理解加减 法之间的关系的巩固。本单元重点是让学生建立数位的概念,在整个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学 生第一次接触数位,是学生构建数学王国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奠基石。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鈥1鈥10 的认识和加减法鈥澢埃ü凹父龅ピ难埃丫莆樟蒜1鈥10 的认识和加减法鈥潱10 以内数的分拆和加减法的计算原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 的计算能力。也已经懂得了借助摆小棒来数数,孩子们对学习数11-20 各数并不难,但学生 从来没有接触过数位,对建立数位的概念可能有难度,所以让学生建立鈥準烩濃湼鑫烩澋 概念是需要时间掌握的。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鈥20 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属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数 的组成,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鈥準烩潯⑩湼鑫烩潱醪搅私饨疲荒芄徽返囟痢⑿11-20 各数。

  (3)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各课目标:

  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这些数是由1 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 各数。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让学生认识10元、20 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 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1-20 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策略:

  1、借助主题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例题的教学都是由一幅主题图引入的,先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事物,观察到什么?随后 让学生独立或者同桌说说自己的发现。

  2、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完成,在新 授过程中充分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通过摆小棒一一数数。并理解数位与位数的区别。

  3、附加练习,及时反馈

  在各例题的新授后,附加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更好地让学生加深认识。

  例题分析:

  例1:通过情境图引出1-10 的数数,并通过让学生数出10 成一捆,理解并掌握10个一是十,一个十里面有10 个一。再接着有序地数 到20 根,也就是数出另外的10 根再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 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 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 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 组成的,这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准备。在学习数数后 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理解数的组成,并通过看尺子上的数,理解数的 顺序,并认识数与数前后的联系。在学习完毕后加入认识人民币面值 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1020 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10 元与20元。

  例2:教学数的读法,教材注意通过操作,并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来教学。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 根小棒一捆,就是1 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小捆小棒放在一起就 是十几;2 捆小棒就是二十。并借助计数器再一次巩固知识,新授结束后通过各种练习来巩 固新知。

  例3:教学数序,要求学生把直尺上的数读出来,有助于学 生理解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在练习十四中,还出现了用直 线上的点表示数的习题,要求学生按照数的顺序在( )中填上 适当的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虽然图形本身是直观的,但是 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里不要求向学生介绍鈥準徕澱飧雒疲悦飧 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例4: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通过观察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个珠子表示 的数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进制。学生掌握了11 到20 各数的组成,对每个数左边的1 求学生把各个数用小棒表示出来。

  练习十四习题的安排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第6 题,让学生说一 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科书第88 页安排了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题,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 各数 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例如,教学9 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教材中通 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教学用 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安排的两 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练习都是比较简单的,如11+2、13-2、14-4、 11+3。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 以内的数, 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一点准备,但是这些计算不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 不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练习十五的设计体现一定的弹性和给学生提供一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习题呈 现的形式丰富多彩。练习十五除了安排一些巩固练习外,还安排了比较两数大小的问题,如 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也是《标准》加强的内容。第3题是一道不用数而是通 过观察来估计一堆辣椒有多少个的题目,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和数感。第5 题是一道巩固数 序的题目,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练习十五的最后是一道数学游戏,是已学加减法的混 合练习。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 课时进行教学。教学第84 页情境图、例1~例6,并在课堂上进 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四和练习十五中的习题。

  2.教学情境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中都有什么?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你学过哪些数?你能试着数一数吗?使学生在已学过10 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人物和物 体的数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你每天出门是不是要过马路?在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 什么呢?启发学生说出要遵守交通规则并注意安全。

  3.教学例1 时,要让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要突出把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再一根一根 地添上去。数到20 时,要把10 根单根小棒捆成一捆,使学生看到1 个十。就是20。在数完11~20各数以后,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数的理解,另一方面为读数、写数打下基础。

  4.教学例2 的11~20 各数的读法时,也要充分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 数。左边的10 根捆成一捆,在右边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 几,并且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例 如11,因为有1 个一,所以读作鈥準烩潯

  5.在教学例3 数的顺序时,可以先让学生读出10 以内的数,然后再让学生接着读,这 样就能把10 以内的数与11~20 的数联系起来。然后,可以结合看直尺上的数,向学生提问: 13 的后面是多少?16 的前面是多少?11 比13 大还是小?17 比14 大还是小?通过这些练习, 使学生对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6.在教学例4 的11~20 各数的写法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计数器,先向学生介绍在上计 数器是怎样表示20 以内数的。向学生说明: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 有一个珠就表示有一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每个计数器 的上边都有一些小棒:左边有1 捆小棒,是10 根,就是一个十,对着十位,用1 个珠子表示; 右边有几根小棒,是几个一,对着个位,用几个珠子表示,合起来就是十几。因此,对着十 位写1,表示有一个十,对着个位写几,表示有几个一。再出示1 根小棒,并提问:这是多少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把1 捆小棒放在计数器十 位的上面,把2 根小棒放在个位的上面。再边提问边板书,有1 个一,就在个位上写4。最后,再着重说明:十位上是1就表示1 个十,个位上是4,就表示 个一。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推理能力,教师不必把所有数的读法、写法讲全,在教学完14 的读法与写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写数的练习, 读出、写出其他的数。教师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让学生观察11 的个位和十位上的 鈥1鈥澯惺裁床煌源顺醪搅私饨频乃枷搿T诙痢⑿词牧废笆保⒁狻

  (1)读数时,只要求学生口头读,不要求用汉字写出来。

  (2)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要连在一起。

  (3)写20 时,要强调0 不能丢。

  7.教科书第86 题,教师可以仿照书上的图,制成能放卡片的教具。教学时,每次教师说一个20 以内的数,请一名学生用数字卡片在数位表里摆出来,其 他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摆。 小题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看一看这道题中的图,每个小题都画了两行格子,而且左边和右边都是颜色不同的格子。让学生数一数每个小题中左、右两边的格子各有 多少个。最后,再让学生对着格子图写数。第2 小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做。

  8.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题,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11到20 各数的顺序,从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序数的认 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但不要出现序数这个名称。 题,加强认数、读数、写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9.教学例5 时,主要是通过操作,使学生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口算,不必按照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来算。教学前,可以先复习10 以内的加、减法, 出一幅图让学生说出四个算式。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操作,使学生弄清四个算式的关系,3+10 和10+3 得数一样,13-3=10,13-10=3。

  10.教学例6 的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下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这些名称有一个初步印象就可以了。先不要要求学生去记这些名称, 以后在教学中经常用这些术语,学生会逐步掌握。

  11.第88 题,要求学生根据图示写出算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把左边的算式填完全(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进行引导)。再让学生仿照左边的算式写出右 边的算式。

  12.关于练习十五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一题,是一道找朋友的趣味练习。让学生把结果相等的算式连起来,由数的相等到式的相等,提高学生的认识。

  第二题,不要让学生数,要通过观察马上说出是多少个。

  最后的数学游戏,涂出来的是一只漂亮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图案。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进 行,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相关资料》摘要: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矗是学生建构加减法的数学模型、理解加减 法之间的关系的巩固。本单元重点是让学生建立数位的概念,在整个小学...
相关文章北师大:第三单元教学指导沪教:《主动识字》教学设计
北师大:《栽蒜苗二》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一上《0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上《6~10的认识》教案
新课标一上《加法》教案
新课标一上《10》教案
人教版一上《9加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上《6和7》教案
新课标一上《9加几》教案
北京版一上《认识图形》教案
人教版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