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不要灰色童谣(4)

2006-10-25 春城晚报 作者:周平洋 |  

  周正猷说,现代儿童有“心理早熟”的趋势,“小大人”喜欢用独特的儿童视角来审视社会,痞子童谣风行验证的不是孩子在变坏,而是成人社会自身出了问题。它给社会、学校和家庭带来一种信号:应该及时反思现代社会提供给孩子成长、教育环境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压力。特别是网络、电视、电影等传媒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得不直面“社会信息泛滥、不健康文化滋生、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等成人社会困扰。

  灰色童谣折射儿童文学匮乏

  孩子们只有在游戏中才能得到宣泄,于是各种不健康文化开始乘虚而入。专家们认为,灰色童谣风行校园,与绿色童谣的缺失有直接关系。擦亮孩子心中的灰色天空,不仅要加强家长、学校与孩子的心灵交流,为他们“心理减负”,还要创作大量反映现实、贴近孩子生活的绿色童谣。

  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王正教授说,童谣作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一种“辅助教材”,有着传播快速、好懂易记的特点,很受欢迎。但现在许多作家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很少有儿童作家真正潜心创作儿童歌谣,更多的则是把目光瞄准了“眼球文学”,导致优秀歌谣缺失。绿色童谣长期在校园缺位,痞子童谣自然就会乘虚而入,成为令孩子无法抗拒其诱惑、口口相传的怪味快餐。

  “童谣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语言学专家、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邹韶华认为,一些趣味性差的“说教式童谣”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轨,语言风格也不能适应社会变化,反而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把孩子们推向痞子童谣。儿童文学作家和学校老师应该创作出更多反映孩子身边生活的绿色歌谣,指引他们摆脱成长的烦恼。 (记者 应志刚)

  -------------------

  区别对待(编辑点评)

  董建勤

  “灰色童谣”正流行!从这封来信可见一斑。

  细察这类童谣多为孩子们的嬉戏之作,或调侃、或揶揄、或嘲讽、或自嘲、或宣泄,有的趁韵而唱,自娱自乐,无害也无益;有的“改编”唐诗宋词或流行歌曲,传递着内心的“烦、闷、累”;有的则意蕴色情、暴力倾向,低俗下流,听来可怕……总体看来,多数童谣唱的是熟悉的内容,用的是熟悉的形式,自编自唱以至口耳相传,“好玩、搞笑、流行、时髦”是其动因。

  童谣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具备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替代的体贴心灵滋养品性的作用。当代儿童理应拥有充溢着时代气息的童谣。“灰色童谣”的频现与传唱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自有其适应儿童身心成长特点之处,充当着孩子枯燥单调生活的调味剂;一方面又是受电视、网络、手机短信、不良刊物、成人道德世界及优秀童谣短缺综合影响的产物,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就如任何流行事物一般可能如阵风刮过,只是其流传不止且一浪高过一浪,使得家长和老师不禁生出几分惊惶:孩子会不会受其暗示和影响而学坏?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