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不要灰色童谣(5)

2006-10-25 春城晚报 作者:周平洋 |  

  其实,对“灰色童谣”也要分析,区别对待,比如对那些无害也无益或宣泄成分偏重者尽可听之,给孩子一个消除焦虑、寻得开心及平衡心理的出口,适当校正其中改编的古诗词及流行歌曲;而对包含不良内容的,则应加强教育,严格把关,做好引导,要启用替代法或兴趣提升法,将功夫下在贴近儿童生活创作更多的健康童谣上。关爱孩子的人们不妨从“灰色童谣”中悉心体察其天性和渴求,顺藤摸瓜捕捉第一手信息,从中汲取灵感和素材,淡化说教意味,还童谣“幽默、通俗、上口”的风貌,适时推出更多的“健康童谣”,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真如此,信中小哥俩之间的矛盾是有望化解的。

  绿化孩子的精神家园(专家视野)

  金波

  “灰色童谣”流传广,流传快,印证了古人所说的那句话:童谣“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又因为易唱易记,大人们也有所耳闻,不免生疑:这是怎么流传起来的?为什么会这么快?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等等。

  对这类“灰色童谣”,宜疏不易堵,需先倾听其唱的是什么,然后加以研究。这类童谣多在儿童群体中流行,简单地对待,甚至粗暴地禁止,都于事无补。

  从“灰色童谣”的流行,可以看出儿童需要童谣滋养。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童谣是最早进入孩子生活之中的。在牙牙学语之际,童谣就成为“活教材”。童谣创作“发于语言,语言在文字之先”,说明童谣是口头创作,适合儿童诵唱。

  在整个儿童文学创作中,应重提童谣!遗憾的是这一有效而宝贵的德育载体近些年颇受冷遇。市面上,这类图书虽好销,但多为旧作的重新组合,多的是老面孔,缺的是新内容。儿童呼唤贴近他们那快速成长心灵的“解渴”童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自发“创作”“直抒胸臆”,弥补渴望。当然,这种“需求”有时品位不高、甚至低俗。“灰色童谣”促使我们深入儿童生活,了解其思想道德的现状。脱离实际,一厢情愿地为他们创作一些讲大道理、所谓德育性强的童谣,很难收到口耳相传、易唱易记的效果。童谣创作在五六十年代曾有过一个繁荣期,但其中相当数量的作品生命力不强,因配合政治,说教训诫的味道太浓,“活”在人们口头上的并不多,而目前流行的一些“灰色童谣”,内容并不健康,反而也能流传,不能不发人深省。

  有同志者提出要“把‘灰色童谣’染绿”。是的,我们应该多为孩子创作优秀的、健康的童谣,多创作一些“童时习之,可为终身体认”的好童谣,绿化美化他们的精神家园!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人物头像作者为罗雪村)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