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同” 体现“异” 促合力(2)

2008-10-18  |  

  课标在第三学段目规定:“学习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可见,即使是同一学段,文体不同,学习目标也不同,学习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学习说明文,主要是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运用,当然也可以有体验。而叙事性作品(通常是文学作品)的学习,是以体验为主的体验和思维的结合运用。

  (二)阅读阶段不同 体验思维各有侧重

  阅读阶段,这里既指不同学段,也指一篇课文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

  先说学段。拿古诗的教学来说,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差别是很大的。课标指出:第一学段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故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以看出,第一学段 以在朗读和用画面创设的情境中的体验学习为主,第二学段增加了“领会内容”,则必须有思维的参与,第三学段增加“体味内容”,“体味”,含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多重意思,更需体验与思维的结合运用。

  如《江雪》一诗,义教教材中编入高段教材,在课标实验教材中编入低段教材。同一首诗,在不同年段,由于学段教学目标不同,体验和思考的分量也是不一样的。在低年段,主要是朗读,和在想象中初步获得情感体验,很粗浅地感受到垂钓环境的冷清与钓者的孤寂。在高年段,就要有时代背景的介绍,和对诗歌意境的分析,理解作者当时的高标的人格和孤傲的心境。

  再说一篇课文的教学。一篇课文的教学流程,有感受、有理解、有欣赏和评价。感受,是初步的体验。理解,必须有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欣赏,是更深入的体验,也是更深入的思考。评价,要有比较、分析,判断,思考的理性更多。 因此,,不同阶段的教学,体验与思维不能平分秋色,要各有侧重 。

  (三)阅读课型不同, 体验思维各有侧重

  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从评价标准可以体会到,以培养精读能力为主的精读课要体验,也要思维;以培养略读能力和浏览能力的略读课,要以训练概括能力为主。如人教版第七册课文《加了一句话》)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认真读读课文,找找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再把最后一段多读几遍,说说你的感受。”可以看出,“找出变化的原因”,主要靠分析性思维;读最后一段的感受,主要也是理解这段话的感受。在北京版的教材中,这篇课文的题目改为《语言的魅力》,是一篇精读课文,北京小学李明新老师在第二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以“课文中哪些事物变,哪些事物不变”为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1)先引导学生体验理解,行乞牌上加了一句话以后,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2)再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探讨:行乞牌加了一句话以后,什么保持不变?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还是原来的街道,还是来来往往的行人,还是那个老乞丐,还是原来的乞讨方式,所有这些都没变;变的只是行乞牌上的字,“我什么看不见”前面多了“春天到了”这句话,仅这句话,和原来“我什么也看不见”那句话连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使人顿生恻隐之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语言的魅力,就是这么神奇。李老师的教学,既有理性的分析,但更多的是感性的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