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4)

2008-10-18  |  

  阅读方法的指导应以有机渗透为基本原则,即把有关的阅读方法渗透在阅读的训练过程之中。以理解词语为例:要使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单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辨析同义词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让他们动手实践,反复训练,这种方法就会形成他们理解词语、独立阅读的能力。遇到了生词,即便是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一样能运用所学方法自己解决问题。阅读方法的指导方式有教师直接介绍学法、教法的渗透转化、多次学习后的归纳、寻求到答案后的追溯等途径。教师根据本册训练重点和具体课文设计相应的操作程序,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学习,逐渐达到用不着教。

  指导自学是进行学习指导的基础与前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条件,保证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训练,注重合作,并加强反馈与校正,这都是主体性教学不可忽视的。

  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本质意义不在于让学生了解和记住一些阅读方法,而在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阅读方法的有关知识变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需要领悟→尝试→运用→总结→反复实践这样一个转化和迁移的过程。因此,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不能操之过急,浅尝辄止。

  4、创造条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性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实施愉快教育,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此,教师首先应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解放学生的大脑、嘴巴和双手,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和采用各种手段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不脱离课堂教学的中心,就应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就能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创新,这样还可以锻炼他们勇敢的个性,促进思维健康发展。

  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阅读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发问时多用“假如”、“可能”、“除了”等词,给学生以列举、比较、归纳、想象、创造的时间,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激发和发展学生思维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讨论合作中分清是非,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逐步树立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