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诵读,着眼于“帮”(4)

2008-10-18  |  

  诗歌教学的形式发展了,牢牢把握住诗歌的特点,着眼于这个“帮”字,深入地研究如何在这种新型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爱诗、学诗、读诗,从而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1、帮一帮,反复读出节奏。

  枯燥地反复读,很明显会让学生厌烦,最终迫使学生放弃。这样不仅诗歌的节奏读不出,连学生爱诗的兴趣也没了。诗歌教学,我们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爱诗的兴趣,接着就要让学生掌握诗的节奏。诗歌的节奏,犹如进入古典诗词那个辉煌殿堂的“敲门砖”。不会诗的节奏,就无法与诗人沟通,沟通不了,你就无法悟其境,品其味了。

  如何才能避免“枯燥”呢?帮一帮,把反复读置之于合作学习中,就很好地保持住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诗的节奏,并在节奏的统率下,读出自己的特色,让诗的含蓄发散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除了以上介绍的帮在竞争中的形式可以帮一帮,反复读出节奏,我们还可以在帮在表演中、帮在游戏中,只要能让学生不厌其烦就行。《寻隐者不遇》一课,我就是运用了这种合作形式。先由几个学生上讲台前表演,激起全班同学的表演欲,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反复读诗歌,自己读完了,就去找同伴练习表演。练习完了分学习小组比赛表演,评出优胜者。最后让学习小组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演才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诗里什么字、什么词告诉我们地点、人物、干什么,一个内容一个停顿,并示范画出节奏。由于有演的基础,这样的引导一点也不枯燥,还有点“休息”的感觉呢。演是放,导是收,一放一收,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帮一帮,细细品出意境。

  学生掌握了诗歌的节奏后,老师就要着手于如何指导学生细细品出诗的意境来。诗歌有诗歌的特色,其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含蓄。大段大段的空白,要我们学生用丰富想象去弥补,用生活经历去补充。这个弥补,这个补充就是细细品出意境的过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在帮在练习中的合作形式下帮一帮:请几个学生上黑板画一画诗中的柳条、柳叶。他们画得怎样?让其他学生自由改一改,或补一补,并说出理由来。黑板上的柳树在大家的努力下,画好了。再让学生自己独立画一画诗中所描绘的春景图:有柳树、春风……让学生自主地想象,春天的鸟语花香,春天的万物复苏。不知不觉的帮一帮,一声不吭地潜在画一画中,学生就在这有趣的练习中品出了诗的意境。教无定法,形式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我们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品其意,悟其境,我们就用它。因此,这个帮一帮,不仅可以在帮在练习中,还可以在帮在游戏中、帮在表演中。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