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游戏课程的教改实践(3)(4)

2008-10-21  |  

  1.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

  有了评价的实施规范,还须对教师的评价工作再评价,这样才能使评价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因为教师对幼儿的过程评价本身是与日常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所以对教师评价工作的再评价,实际上就是对教师教育工作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管理。我们的做法是:

  日常巡视——每天巡视教室,对教室环境、教师行为、幼儿表现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巡视本及时反馈给教师。

  随机抽查——查看幼儿个人发展档案,查看为教师准备的观察实例记录表的使用情况,查看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分析,查看环境的更新调整情况。

  定期评价——通过教师指导能力评价指标对教师进行检核评价,并作出分析,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同时归入教

  师业务档案。

  汇总性评价——将各班的幼儿评价汇总情况进行全国性的比较分析,一方面对各班幼儿发展能力做出评价,一方面对全园教师的日常观察分析记录工作做出评价。

  2.以过程评价为主,目标评价为辅。

  这种评价突出的是活动过程中的发展状况,忽略的是终极目标达成的测量。

  但作为整个课程方案,我们并未对目标有丝毫的怠慢。对游戏课程的总目标、领域目标、阶段目标和幼儿年龄的分级目标,我们仍有着清晰的把握。日常过程评价采取的是暂时性的目标游离,旨在突出过程,淡化结果,以免为单纯追求结果而产生负效应。然而过程与结果不是对立的,因为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那么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对幼儿施加的影响,就能更好地转化为幼儿的发展,朝着教育目标靠近。所以,我们以过程评价为主,将此作为日常教育工作的调节杠杆,同时以目标评价为辅,将目标评价的结果作为与其他幼儿园作横向比较时的参考。

  第三阶段:深化探索(1999~拟于2004年)

  这一阶段研究的背景一是基于上海市二期学前课改的推动,结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贯彻“以幼儿发展为本”,对幼儿进行基本素质的启蒙教育,培养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具有后继学习、终身发展能力的“完整儿童”这一当前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精神;二是基于新世纪我园“一园双制”的创办。在创建“家园、乐园、花园”示范园目标指引下,我们总结、反思游戏课程的历年实践,发现“游戏课程”中的教师会顺应幼儿在游戏中的生成活动,注重幼儿情绪情感的满足,然而对幼儿在游戏中诸多的需要缺乏自觉关注,对幼儿的诸多的“生成活动”缺少价值判断,对幼儿“生成活动”过程中的意义与“生成活动”对个体的发展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与进一步的研究,使得许多教育契机流失,同时,“游戏课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育目标,较多以教育者的视角按照教育目标研究儿童,预设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游戏,他们注重游戏情景中引导幼儿投入游戏,却较少从幼儿的角度去体察他们真正关注的热点及他们游戏的需要。为此,“在游戏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研究”,成为我们进行第三轮游戏课程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试图在游戏课程深入研究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整理、总结、概括教师须设与幼儿生成的关系,并寻找教师对教育契机价值判断的规律,以学促教,深化游戏课程研究。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