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性特征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专题研讨综述(2)

2008-10-21  |  

  金山区干巷幼儿园张中妹作了《我和家长的故事——特殊孩子的教育个案》的发言。家长考虑到孩子的自理能力低,爱发脾气,易攻击其他孩子等特点,怕其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因此在入园之初并未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责任心极强的张中妹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几入家门进行家访,从了解孩子未能入园的原因、送育儿书籍并指导家长在家开展主题教育到指导家长填写观察记录;从帮助家长解决困惑到具体指导家长如何恰当地在家进行教育。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通力合作,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攻击性行为降低并学会分享,最终顺利入园。在此个案中,我们看到幼儿的个性特征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加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持有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是否正确地认识幼儿的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是否掌握科学的教学手段。张中妹的发言使与会者引发有关教育公平性的深层思考。

  第四位发言者是来自黄浦区瞿溪路幼儿园的吕瑛,她的题目是《信息交流中”被动型”幼儿的关注与培养》。新课改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基础,信息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课改所提倡,即幼儿围绕一个主题从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后进行交流分享。然而,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被动型”儿童,表现为:不会主动地获取资料或信息;分享交流时只满足于做“听众”和“观众”等。吕瑛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根据导致幼儿被动的不同原因,总结出四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一是对那些由于内向和缺乏自信导致“被动”的幼儿,通过肯定赞赏,促其收集信息——预约交流,请其课前演习——激励展示,使其感受主动交流的快乐。这样的系统方式使幼儿建立了自信,从而走向“主动”;二是对于某方面能力存有障碍的幼儿,如绘画能力欠缺的幼儿,吕瑛用投放的图片替代手绘图等方式,使其逾越障碍,感受成功体验;三是针对那些因为家庭因素,如家长只重知识积累,缺乏支持导致幼儿获取信息受阻的情况,吕老师在肯定家长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以提供建议的方式,促使家长尝试合作,再把孩子成功展示的视听资料呈现给家长,使其看到信息交流的教育成效,获得家长的进一步支持及主动参与;四是对于那些因为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幼儿社会经验缺乏,以至“被动”的幼儿,吕瑛主动承担起父母之责,通过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料库, 自由活动时多与其交流,带其外出亲身体验等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使其化“被动”为“主动”。吕瑛的教育行为与“全人化”的教学理念相契合,充分考虑到幼儿个性差异与外界诸因素的相互作用,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来解释“被动型”幼儿的成因,创设环境,激活幼儿自身主动构建的能力,使其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成长。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徐瑾作了题为《了解——师生对话的桥梁》的发言。徐瑾从普遍存在的教师无意义重复这个现象引出“了解幼儿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关键”的观点。她从活动前、活动中及活动后三个阶段,阐述了了解的内容和作用。活动前的了解是为了设计活动方案,通过掌握幼儿的兴趣状况、原有经验和现实水平等,确定预设的目标是否适宜,活动内容是否需要调整,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进行预想; 活动中的了解是为了有效地为幼儿提供支持,如通过适宜的回应,进行有效的指导或是通过语言对幼儿行为的解读使其感受成功和满足;活动后的了解是为了对于活动效果进行真实的评价,通过课后问问孩子是否了解活动内容,以确定活动内容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反思不足。针对徐瑾的发言,与会者问道:“如何就活动后进行了解,询问幼儿些什么内容?”徐瑾回答道:“首先活动后选取一些典型的幼儿进行询问。所谓典型,即分层随机抽取几名互动过程参与度高的幼儿、参与度中等的幼儿及参与度较低的幼儿,询问与教育目标有关的内容,必要时也可以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询问,借此了解幼儿是否了解活动内容,预设目标有无偏高或偏低现象等,借以反思。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