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支持在学前教育(3)

2008-10-22  |  

  另外,教师还要设计好各个活动间的过渡环节。有研究表明,在教室中出现活动过渡期时,儿童会频繁表现出挑战行为。清晰的过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浪费,儿童的挑战行为也会减少。不少调查表明,在活动过渡环节如果为儿童提供活动选择,儿童会表现出更高的活动参与度,挑战行为明显减少。〔22〕

  4.教室规则

  教室规则的使用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教师的期望,引发儿童更多的与这些规则相关的恰当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与同伴友好相处,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回答问题前先举手;接受同伴或教师的帮助时要表示感谢;

  不能在教室里吵闹,等等。教室规则的建立能够帮助儿童自我监控,发展恰当行为。

  (二)对个体进行教育指导

  1.对儿童个体的教育指导

  很多研究已经表明,教育可以使个体行为发生比较显著的改变( Dunlap, Kern-Dunlap,Clarke & Robbins, 1991)。教师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实施有效的教育方式,包括教会儿童恰当的表达方式、恰当的社会交往技能以及为儿童设计恰当的替代行为等,这种干预方式被认为是防止儿童出现挑战行为的最有效方法,有利于儿童的学习。〔23〕

  有些儿童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想要玩玩具,希望参与同伴活动时,会表现出抢玩具、拉同伴头发等行为,结果遭到同伴的误解,不受同伴欢迎。对于这类儿童,教师可以事先教他们一些恰当的表达方式,如“让我玩一下玩具好吗?”“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设计类似情境,启发儿童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些儿童孤立、退缩,不愿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有些儿童则采用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发起交往,如拉同伴头发等。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木偶剧表演、游戏、绘画、播放录像等方式引导儿童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游戏,进行自我管理以及解决冲突等,通过直观有趣的形式激发儿童学习恰当的社会交往技能。〔24〕研究者使用各种社会情绪学习项目对学前儿童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儿童的社交技能增强,不恰当行为减少,适应行为增加。〔25〕

  很多儿童的挑战行为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Michelle A. Duda(2004)对两名3岁女孩挑战行为的功能评估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给予两名女孩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两名女孩常常受到教师的忽视,而当她们表现出挑战行为时,教师往往会给予关注,所以这两名女孩的挑战行为得到了强化。〔26〕对于表现出挑战行为的儿童,教师应予以关注,为儿童创设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儿童进行游戏或者参与活动时给予更多的督导和反馈。当儿童出现挑战行为时,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清晰的指引,告诉儿童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仅仅告诉儿童不能做什么。

  2.对儿童同伴的教育指导

  同伴对于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应鼓励儿童与表现出挑战行为的同伴交流互动,指出同伴的挑战行为,帮助同伴改进行为。教师还可以通过集体游戏的形式,帮助儿童与同伴进行友好互动。

  3.对儿童父母的教育指导

  父母的教育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童的父母进行育儿培训,有利于减少儿童的挑战行为。〔27〕教师可以和儿童的父母多沟通,教会父母一些简单有效的指导策略,与父母合作一致,为儿童提供积极行为支持。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