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的审美特点和童话课文教学

2010-09-05  | 审美 表面性 童话 

  童话课文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低段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儿童有哪些审美特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童话课文教学?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在以往的童话教学中,我们发现儿童有这么一些审美特点,即,直观性、趣味性、表面性和不稳定性、随意性、单纯性等。

  1、直观性、趣味性 《小蝌蚪找妈妈》是向儿童介绍青蛙成长过程中几个不同的形体变化的知识。只有完整引导儿童读这则童话,那亲切浅近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才能吸引儿童。这表明,儿童的审美特点具有直观感受性和趣味性。

  2、表面性 《美丽的公鸡》这则童话中,公鸡先后与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只注意到自己鈥湸蠛旃谧踊ㄍ庖拢土敛弊咏鸹平赔澋耐獗砻蓝械浇景粒唇哪灸瘛⒚矍嗤芊直鸨嵋遭湷ぷ彀外潯⑩湽难劬︹潯⑩湸蠖瞧も澋某坪拧T诙形炊钥挝淖魃畈憷斫獾氖焙颍乙源耸晕识衡湽τ胱哪灸瘛⒚鄯洹⑶嗤埽溃库澏负跻炜谕担衡湸蠊γ览觥b澱馐导噬戏从沉硕纳竺捞氐悖挥斜砻娴纳竺懒Γゴ康乜次侍猓荒芸吹阶哪灸瘛⒚鄯洹⑶嗤艿啬谠诿馈6苟鲜墩庖坏悖鸵妓潜冉戏治鲡湽Φ厣竺捞氐恪

  (二) 从儿童地审美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组织童话教学,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

  1、表演讨论法 这是根据学生的审美直观性、趣味性提出来的。所谓表演讨论法,就是引导儿童感知童话形象,然后进行鈥溁镂意澋谋硌荩谔致郾硌葜星蟮蒙羁痰睦斫狻H缃獭洞厦鞯拇蠊Α罚

  (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先知道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导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鸡和狼,进行表演。

  (2)让学生对照课文,指出鈥湵硌菡哜澅硌莸挠湃钡悖致郏何裁此嫡庵淮蠊κ谴厦鞯模

  这样,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了课文,发展了思维。

  2、描述对照法 这是根据审美的表面性采用的一种教法。这种方法很适合看图学文的童话课文的教学。例如,教学《小猫钓鱼》:

  (1)教师指导学生描述第一副图,思考这么几个问题:老猫和小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猫钓着了大鱼,小猫为什么没钓着?描述后,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二节,再将学生的口头描述和课文描写对照比较,指出优劣。

  (2)学生自己描述第二副图,对照学习第三至第四节。教师在朗读上作重点指导。

  (3)学生比赛描述第四、第五两副图,对照课文评比。并思考:小猫起先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钓着鱼了?

  这样从易到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深刻性。

  3、比较法 采用比较的方法教学,训练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审美的单纯性,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审美水平。如教《小白兔和小灰兔》:

  (1)从图入手,比较说话。 师:你们仔细看看图,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再学生看图说出:小白兔要菜子,小灰兔拿了白菜后,教师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可以提出激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谁聪明呢?

  (2)从文入手,比较阅读。 阅读课文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小白兔的聪明之处:小白兔不白菜而要白菜子,这是小白兔眼光远大的表现,因为它懂得:鈥溨挥凶约褐郑庞谐圆煌甑牟蒜澋牡览怼

  (3)从结尾处启发学生想象小灰兔以后的情景,加深审美认识。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要取得最佳效果,教学中要注意童话教学方法与儿童审美特点的关系,使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认识水平。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浅谈儿童的审美特点和童话课文教学》摘要:骄傲,却将啄木鸟、蜜青蛙分别贬以长嘴巴、鼓眼睛、大肚皮的称号。在儿童尚未对课文作深层理解的时候,我以此试问儿童: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谁美?儿童几乎异口同声说:大公鸡美丽。这实际上反映了儿童的审...
相关文章[童话知识] 童话家的审美感受(1)幼儿童话欣赏心理特点初探
[童话知识] 童话家的审美感受(4)《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
幼儿园跟进式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大班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
音乐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浅谈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正确评价
科学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自制布艺器械在户外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在棋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往能力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