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之后孩子需要什么(2)

2011-08-10  |  

  争取下次胜利

  鼓励和信任是孩子在经历挫折之后最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也是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最重要的财富。每次的活动结束后,我们的老师都会交给孩子们一些纸条,上面写满了鼓励的文字。孩子在竞争中得到了我们的赞赏,从心底里接受到了对于他参加竞争之后的赞扬。

  所以孩子在竞争中应该在我们的引导下越挫越勇,勇敢而健康的面对他们的每次挑战!

  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特别是在他们的中小学时代,很多父母和笔者探讨是否应该把残酷的竞争在他们幼年的时候就放在他们的面前。笔者认为,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因为单纯所以更加需要父母和老师以客观而单纯的评价来正确引导他们成长。竞争中的孩子,在经受挫折的过程中,应该得到的是父母和老师不偏不倚的评价和充满爱的鼓励。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在挫折教育中真正得到有意义的东西。

  在我们批判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并且经受不了挫折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扪心自问,孩子是仅仅需要吃苦和挫折,还是面对挫折之后的抗挫折能力和越挫越勇的斗志?

  提示:

  挫折教育中:避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身为父母,你的某些做法是否无意中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并助长了孩子的“输不起”?

  行为偏差1:自己先经受不住失败

  孩子的表现: 5岁的溪溪因为紧张,在才艺宝宝大赛上表演小提琴时3次“卡壳”,没拉完《C大调小奏鸣曲》就哭着跑下台,声称以后再也不表演了。

  父母的态度: 溪溪爸妈又急又气:“在家里不是拉得好好的吗?怎么一上台就全忘了?你真够笨的,这么多天都白练了!还有脸哭?!”

  错误在这里:

  在一些父母看来,孩子的成绩就是大人的“脸面”—好了脸上有光,不好就丢人现眼。所以,一旦孩子犯错或遭遇失败,面子上先挂不住的恰恰是父母自己。父母希望孩子在挫折面前有很好的表现,自己却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失误、接受失败的现实,指责、埋怨甚至挖苦,这只能给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加速孩子的自暴自弃,使孩子误以为失败是可耻的。正是父母的“坏”榜样,造就了孩子的“输不起”,并直接导致了孩子逆境商指数低。

  这样做效果会更好:

  明智的做法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平和、坦然、一分为二地面对失败,让溪溪对问题的症结一目了然。比如先肯定她的成绩:“这支曲子开头和中间段落你拉得都不错。想想看,你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老师和小朋友的面表演,心理紧张是很正常的,万事开头难,以后多有几次这样的机会你就慢慢适应了。”假如溪溪有“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在下次登台之前,妈妈干脆告诉她:我们的目标只是“试试”而不是“成功”;即便是一次失败的努力,也能从中有所收获。这样,孩子就会轻松许多。当然,妈妈不妨亲自组织几场家庭音乐会,规模从小到大,观众从家人延伸到小朋友、大朋友……有了这些表演经验做铺垫,相信日后溪溪就不再怯场了。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