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教学”不模糊(5)

2016-04-06  |  

  发生上述“以偏概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是教师科学思想的残缺。像这种想当然地探究,习惯性地断章取义,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在描述结论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前提条件,这并非是吹毛求疵、钻牛角尖,而是要形成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概念,必须扎扎实实走好概念内化提升的每一步。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一旦出现与预设相悖的现象,也不要急于抹杀,应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从而避免走入误区,走入极端而不自知。

  科学精神缺失的概念误读不仅会表现在探究过程的推导,有时还会表现在结论的描述。譬如,三下“磁铁”单元第5课《磁力大小会变化吗》,通过探究得到结论:两块或多块环形磁铁“吸叠”在一起磁力会增大,两块或多块环形磁铁“斥叠”在一起磁力会减弱。偏偏有老师粗枝大叶,会将结论中的“环形”两字省略。殊不知,两块条形或梯形磁铁的“吸叠”、“斥叠”各有两种叠加方式,其中一种恰恰与上述结论是相反的。

  解决此类缺憾的对策必须从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入手,要求教师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严密的探究方法,形成严谨求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而且,我们应知晓科学精神培养的艰巨性,因为精神培养和知识习得有着本质区别,精神培养需要长期感化体验,而非靠记忆训练。

  透过上述的典型案例和理性分析,我们便有了直抵内心的诉求:除了要重视科学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外,还应当非常重视教师科学思想的熏陶,应基于各类教师培训有效建构和运用科学精神培养的课程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三、以升量石——教师解读能力还应提升

  教材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它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若是教师文本解读意识淡漠,文本解读视野狭窄,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文本中深奥的道理,会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中曲解文本、窄化文本、冷落文本等现象,造成课程资源的流失、浪费。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