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瘢解析与治疗(2)

2016-05-10  |  

  无菌性血管炎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除毛细血管外,也可累及小动脉和小静脉。皮肤损伤主要见于真皮血管,可有急性炎症反应,血管周围见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红细胞经血管壁渗出,发生水肿,邻近血管的胶原纤维肿胀。血管壁有纤维样坏死及间质水肿。重者呈坏死性小动脉炎。肠道改变以粘膜下为常见,呈显着水肿、出血,重者可发生粘膜溃疡。肾脏改变主要累及肾小球,呈局灶性或弥漫性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局部纤维化和血栓形成、灶性坏死,亦可见新月型病变。

  荧光显微镜检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有膜性和广泛性增殖性改变,并可见IgG、C3及颗粒纤维蛋白沉积。少数病例病变可涉及心、肺、胸膜和颅脑血管,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小儿过敏性紫瘢症状:

  发病可急可缓,以急性发病居多。多数患儿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不规则低热,乏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1、皮肤症状

  皮疹是本病主要的表现,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于臀部及上肢,也可发生于面部,躯干部罕见。皮疹的形态、色泽可有不同。初起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继而色泽加深,形成红斑。红斑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由粉红色渐变成暗紫色,即为紫癜。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色泽变为棕色而消退,不留痕迹。此外,尚有多形红斑和结节性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可见于头部、眼睑、唇部、手足肾及会阴部。有时肿胀处可有压痛。

  2、消化道症状

  比较常见,可见于三分这二的患儿,临床称为腹型。最常见者为腹痛,多为严重绞痛,发生于脐周,也可见于其他部位,四分之三的患儿可有压痛。同时可瘵呕吐。继而可见血便,严重者为血水样大使。吐血少见。常易误诊为急腹泻,特别在出现皮疹以前时,为此而行剖腹检查者不在少数。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偶见发生肠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3、关节症状

  约半数患儿可有多发症、游走性关节痛或关节炎,以下肢关节多见。关节周围有皮疹者肿瘤更为明显。临床称为“关节型”。关节腔积液多呈浆液性。关节症状多在数日内消失,不遗留变形。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