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与文学艺术(2)

2014-09-02  |  

  到了唐代,由于政治、社会等因素,朝野爱鹤成风,这一时期出现的吟咏鹤的诗人之多,为历代所罕见,且包罗各派诗人。浪漫主义诗人崔灏,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以及位至宰相的李德裕、裴度等,无不有鹤诗传世,他们爱鹤、养鹤、驯鹤、写鹤,有的与鹤同行,有的与鹤相守,喜怒哀乐寄之于鹤,既有赏鹤之乐、伴鹤之趣,又有别鹤之恋,去鹤之悲,失鹤之痛,留下的诗歌中足以寄托他们共同追求的平和、淡泊、高洁的情怀和清苦、孤独、悲怆的心绪。从盛唐到晚唐,许多名人咏鹤的名句如张九龄、崔灏、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张籍、孟郊、元稹、贾岛、杜牧、皮日休、陆龟蒙、韦庄等,为人们留下了千古绝唱。

  宋代承平百年,分裂时长,外患不断,内斗不已,这一政治和社会生态决定了跻身官场的文士们更加借鹤寄情,与鹤“心有灵犀一点通”,进而慕鹤之高洁、深远的意境。故这一时期名士重臣的咏鹤诗文反应较多。特别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更是于赞鹤中寓以别意,借鹤之口,抒己之慨。如苏轼的散文《放鹤亭记》,记述的正是其好友爱鹤诗人张天骥在云龙山驯鹤建亭之事,借物咏怀,文章末尾还借友人之口,向鹤呼唤:“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明清时期,这三个朝代一个明朝是和尚坐了龙椅,其余元清两朝都是异族吞并了天朝。有这样的背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事必然是强化中央集权统治,执政者高压和笼络并用,动辄大兴文字狱,故此时的文人对鹤的吟咏,常于作品中抒家国之恨,寄兴亡之慨。如元好问在《二月十五日鹤》一诗中云“可怜移殿荒园里,无复当年丁令威”,表露的正是怀旧加愤懑之情。又如明代著名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于谦,在《夜闻鹤唳有感》一诗中,以空庭、明月、修竹为背景,和盘托出的是“天下为己任”的奋发之情和“欲去还未能”的复杂心态。其《二鹤赋》也深藏着“块结而不得语”的愤怒。这时期在这方面卓有成就的还有明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画鹤篇》、明文学家、戏曲大家汤显祖的《部中鹤》、《疗鹤赋》传世。

  据文学史记载,最早描写丹顶鹤的记叙文体是1700年前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写的《毛诗草木鸟兽虫疏》,对鹤的形态写的十分具体生动。后遭“八王之乱”遇害前还悲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可见对鹤依恋之深。

  最早写鹤的故事(后人称小说)是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刘向(公元前79-8年)的《列仙传》,其中有一篇写了王子乔成仙和鹤飞天的故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中,既有一对百年夫妻化仙鹤、一只仙鹤衔明珠以报恩主的动人情节,又有一位东晋高僧由爱鹤、养鹤发展到放鹤的爱护动物、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在后来的小说中,将鹤写入小说影响大者、成就高者当数清代,一是短篇小说之祖、《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二是文坛旷世奇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尤其是《红楼梦》中留下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之句,至今读来仍令人余香满口。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52523356
邮件:ask060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