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设计”:技术设计课教学中的关键环节(5)

2016-04-06  |  

  这样的课堂在小学科学技术类课堂中经常出现,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可是,对整个技术类课堂的基本流程如何取舍成了一个难题。重视构思方案和选优,则没有时间制作、评估与改进;不重视构思方案和选优,则制作成了科技活动课。笔者认为,在明确任务后,让学生只要先有一个初步的构思,然后就让学生动手去做。在做中加强渗透“再设计”意识,边做边反思自己的方案,同时修正方案,这才是更重要的,也是更加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这样,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有了“技术经验”的积累,运用概念与原理就会落到更细处。同时,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在完成作品后进行全班展示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在课堂中侧重于“再设计”,不仅符合“做中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技术设计”的内涵所在。

  2.制作中的“再设计”应侧重小组指导,而非集体交流

  设计与制作当中存在着“技术”这座桥梁,设计合理,但实际制作过程中,却因为“技术”问题,而导致“思——做”脱节,所以制作过程最容易出问题。学生的制作有其独特性,有些同学动手能力强,有些同学原理运用得当,每个小组都有差异性。当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发现问题时,不要认为这是全班同学都存在的问题,在讲台前面向所有同学提一些新的要求。如老师会说的“其它小组注意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之类的话,这样,其他学生的思路都让你打乱了。所以当进入制作作品环节,我们要侧重个别指导,并给于足够的时间,重在发展学生的充满个性的再设计能力。

  如《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一课,

  学生初步设计好方案后开始制作,师巡视

  一小组用一张软泡沫将杯子包住,但杯子上部还有很多露出的多余的泡沫,杯底和杯盖外也没有包住。

  师:(看了看设计图)你们小组的设计是将整个杯子用泡沫包住,遇到了什么难题了吗?

  生:包不起来。

  师:仔细研究一下,要想把整个杯子包住,泡沫的接缝处要怎么办?(暗示性动作)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