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设计”:技术设计课教学中的关键环节(4)

2016-04-06  |  

  三是作品初步完成后的再设计。这个再设计包含交流与评价、改进二个环节。交流与评价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补的过程,是学生对制作的作品所用到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进行解释的过程。一方面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原有设计的不足进行思考,让思维得以升华,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而改进则是在交流与评价原有设计的基础上,用所学科学知识对作品进行再次设计,进一步巩固和再运用。如在《用纸造一座桥》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根据原有的设计用纸造了一座桥,虽然学生在“造桥”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设计的改进,但是由于材料和时间的原因,完成的作品并没有达到预想的要求,而且很粗糙。有的小组只是在两张纸之间放一层“W”型的纸;有的小组虽然运用了拱形、框架等结构,但是在“桥”中的位置不恰当,起不到作用;甚至有的小组完全是学着别的小组进行模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原有设计。这时,交流与评价即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的过程,又是发现问题,进行再设计的过程。之后的改进过程,更是一个再设计的过程。因为此时的设计已经综合了全班其它同学的设计思想,并且已经经过实践的检验,发现了问题,其设计会更有针对性,思维会更深入,考虑会更全面。从这个角度讲,此时的再设计更有意义。

  三、运用“再设计”的教学策略

  设计类的科学课,“再设计”应该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用“做中学”来解释“再设计”,就包含着边做边设计的的含义。“再设计”的教育价值不仅是让学生会做,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原理和概念,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发展概念,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的能力,进一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1.四十分钟课堂应侧重定位于“再设计”

  在实践中发现,在技术类的科学课堂上,学生在设计时会有一个构思,会画一个设计图,但在开始加工和制作的时候,往往和原先的设计图完全不一样,也就是构思总是与行动脱节。而老师在教学中常常将初步的构思,也就是设计看得过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对初步方案的交流、评价和反思上。如《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学中,老师一开始拿出一个盒子和一瓶矿泉水,问学生有什么办法让这瓶水在太阳下更快地热起来?学生根据前面几课掌握的概念和原理说出方法后,老师让学生去画一个草图。画好草图,请一至二组上台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其它同学针对方案,提出优点与不足。然后每一小组再针对不足修改草图。这个过程足足花费了二十多分钟。然后让学生去制作作品,老师也忙于在各组中指导,可是“做”与“想”总是脱节的,十五分钟过去了,学生的作品依然没有完成。紧急叫停后,匆匆忙忙地让动作较快的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进行交流。可是,别的小组自己的作品都还未完成,何来“经验”交流?最后,让学生把作品带回家继续完成,下节课把作品带来继续交流。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