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生活整合的一点尝试(2)

2008-10-18  |  

  2、感受数学的有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有用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学生才能持续地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不仅是数学教学保持生机勃勃的首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们可以安排学生测量自己使用的课本、课桌、自家房子的面积,以及家中客厅的面积。甚至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感受数学的有用。你爸爸准备把家中客厅换成地板砖,每一块地板砖的边长是40厘米的正方形,单价21元/块,请你测算后告诉爸爸要买多少块砖,共需多少钱?这样,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到家中,带到实际生活中。所学的知识也得到延伸和拓展。学生因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

  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宝贵的教育资源——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幼小的心灵又对周围的这些事物和现象充满了无比的好奇,若教师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紧紧抓住这份难得的好奇心,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实例,着力加以诱导、挖掘,这样将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身边事物,探究数学问题。

  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我们要善于捕捉,尽量提供,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例如:为了上好“容积单位”,我首先就让学生深入实际生活中去了解和调查日常生活中用容积作单位的物体。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物体,如幼儿喝的钙奶、健力宝、矿泉水、红药水、墨水等各种瓶子。这样通过学生实际调查、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师生的共同探索。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生活。

  2、应用日常活动,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时,教师可请学生收集一些超市或商场里的购物小票,并请他们解释一下小票上的数据。由于他们经常接触,教师只要稍加点拔学生就能轻松掌握。再例如在教学速度、路程、时间这一数量关系时。先让学生沿着一条路量出一千米,再让学生沿着这条路用自己平常的走路习惯走完这一千米,并记住自己所用的时间。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步子的大小、走路的快慢、(速度的快慢)。出现了先后到达终点的现象,教师提问,为什么在路程相等的条件下还会有这种现象呢?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讨论,不仅理解了这一组概念,也弄清了这一组概念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