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中学生心理特征及培养对策(3)

2008-10-18  |  

  3、传统观念,阻碍发展。由于传统数学教学重视学习知识和技能,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不习惯学生主体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更不重视知识迁移升华和思想方法的形成,形成学生以上不良心理品质是必然的。

  4、意志薄弱,丧失自我。表现在两种学生身上。主要是“慢进生”,他们对学习的体验是成功少,失败多,常常因为学习不好,发现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平庸错误,遭到嘲笑与冷落,造成心理创伤,丧失自我,产生排斥心理,对崭新情境无动于衷。另一种情况包括“慢进生”和“快进生”,由于某些原因,虚荣心强,意志薄弱,患得患失,害怕失败被人瞧不起,性恪孤僻,自我封闭,不善于合作,只当听众.

  5、孤芳自赏,自我膨胀。主要表现在部分“快进生”身上,由于学习好,长期受教师青睐和同学仰慕,(不排除家长崇爱)自我膨胀,孤芳自赏,产生“排他性”,合作中,常常以“小先生”自居,高谈阔论,不着边际,对他人,尤其对“慢进生”不屑一顾,问题解决马虎,不善于推广结论。

  6、思维定式,循规蹈矩。由于学习方式的影响,特别是长期单一的学习方式影响,使学生或多或少形成一种倾向,在新的学习中,习惯延用原有的、已经习惯了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因而面对新的学习情境,循规蹈矩,无创新意识。

  三、克服不良心理,优化心理品质策略。

  1、转变观念,端正动机。克服不良心理,优化心里品质,首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素质教育观念。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采取得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数学是生存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明确学习目标不只是掌握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的间接兴趣,克服排斥、分散、呆板的不良心理,养成容纳、主动、专注和创造性的优良品质;坚定学习信心和勇气,始终保持健康旺盛的精神状态参与“问题解决”。

  2、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基础是形成心理品质的另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夯实基础,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尤其“慢进生”的“双基”的“欠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方法进行辅导筑基;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弥补传统教学的“欠帐”,使学生有能力进行“问题解决”学习。训练要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循序渐进,使学生养成反思过程、总结策略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总结发现他人解决问题策略;还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行思维训练时,要遵循规律,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式,训练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提出奇特见解,开辟解决问题的更佳途径,养成多角度、多层次、科学思考问题的习惯;布置同一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完成方法,同一问题进行不同理解和表述,适当安排不确定答案的问题进行训练等,逐渐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严密推敲,训练学生的正向思维、集中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中,要注意发散与集中相结合,因为由发散到集中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如此通过各方面的强化训练,学生就会具有坚实的基础,满怀信心地、顺利地投入“问题解决”。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