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案例研究方案(3)

2008-10-18  |  

  三.对“对话教学”的历史性研究

  1、“对话教学”的溯源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强调学与问的结合。《论语》中记载了他的基本观点:"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强调师生之间用对话与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论辩、推理之术。这些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对话教学产生的雏形,但因为当时的社会形态还是一种非公开性形态,也就是一种“非对话”的形态,因为它体现了少数的精英分子的智慧与策略,因而还谈不上真正的民主性与大众性。

  在陶行知“教学合一”的教育理论中,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解放嘴”的教育思想,也可以看作是对话教学的起源。

  2、当代教育界对“对话教学”的研究

  近年来,一套较完整的对话教学理论正在逐渐形成,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学者有德国的克林伯格、巴西的弗莱雷、日本的木下百合子、我国的钟启泉、刘庆昌等。

  克林伯格提出:“教学方式中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弗莱雷在其解放教育理论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对话式教学”;钟启泉指出:“教学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的独特的现实情境(主要以对话的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师生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达到互识共识,将显得更加重要。”刘庆昌提出了“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

  还有论者认为: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进入对话状态的语文教学主要由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与学生的自我对话所构成,并且应该有这么四个明显的特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积极参与,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能挖掘无限的创新潜能。

  四.课题界定

  本课题的完整表述是: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案例研究。

  根据对上述哲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同类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提出我们所界定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是指: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与教师、文本、课程、自然、社会、自我以及过去、未来等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创造与生成的学习过程。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