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数学课堂新秩序(4)

2008-11-07  |  

  2.善于处理个性与秩序的关系。

  尊重学生个性与建构新秩序并不矛盾。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的理解力会特别强,记忆力会特别好,思维会变得更活跃。“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理解、爱护、帮助和赞赏”。[5]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不要去制止他,先听他说完理由,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这算不得“违规”,教师要耐心倾听,积极引导。如解决“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先走5分钟,再坐车1/3小时,一共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分数乘法,大部分同学都是把5分钟化成1/12小时进行计算。而一位学生说:1/3=20/60,所以1/3小时就是20分钟,5+20=25(分),这样来得简单。教师把绣球抛给了同学们:大家认为呢?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这种算法有道理,老师也作了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杨小微.课堂变革中教师智慧的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06,(6)

  [2]明庆华,程思辉.论和谐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6,(2)

  [3]周日南.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06,(7-8)

  [4]杨宝山,孙万福.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

  [5]彭泽平.“和谐课堂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与素质教育实施的课堂观[J].中国教育学刊,2006,(4)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