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与材料的研究(4)

2010-08-28  |  

  2、 探索不尽的游戏材料。

  在游戏中,幼儿要探索的事物是无穷尽的,他们会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去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奥妙,在百思中求得自己满意的答案。“还能用来干什么?”、“换一种方法会怎样?”其结果令幼儿们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发现了,原来就是这样的啊!这个过程,他们会获得许多许多的,面对探索不尽的游戏材料,“十万个为什么”正在萌发,在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中,他们明白了许多许多,然而,他们还会不停步地、反复地、无休止地摆弄那些尝试千遍万遍的游戏材料,真是爱不释手。正是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从这里起步。

  3、 兴趣盎然的游戏材料。

  游戏的重复行为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外显特征,重复机能也是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而这个阶段的重复则改变了小班时的那种重复意义。幼儿们已经使摆弄变有意的操作、探索了。在发现了一物多用、一物替用的作用时,游戏的性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无数次的撞击后,所得到的是什么?满足,生理、心理上的,成功的,需要的满足。幼儿们有了这种游戏性体验,便会对游戏产生极大的兴趣,继续游戏的心理驱使他们向游戏的纵深发展,游戏材料也成为幼儿持续稳定游戏行为的重要因素。

  这个阶段,幼儿与游戏的突出特点:探索性和兴趣性,并能够在游戏中自娱自乐。

  第三阶段——大班。

  目标定位:充分的游戏实践和游戏性体验,满足情感体验的需要。如果说,中班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在操作、探索中得到发展,那么,到大班年龄的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需求则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游戏行为与游戏材料的提供必须有一个更加突出的重点。具体如下:

  1、 游戏性体验的依附前提——游戏材料。

  进入大班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有积极思考和较为稳定的游戏行为的能力,游戏性体验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为游戏的主体——幼儿,在游戏中总会产生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幼儿对于游戏态度和评价。只有游戏性体验才是内在于游戏者的,是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实实在在的“获得”。那么,这种实在的“获得”必须是以充分的游戏实践为前提,也就是说游戏的持续性给游戏者的游戏性体验提供其稳定而可靠的保证。这种游戏的持续性来自于幼儿于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材料与幼儿游戏性体验的依附作用推动了游戏的发生、发展。

  2、 情感体验的物质基础——游戏材料。

  游戏性体验内涵丰富。伴随轻松、愉快和充满情趣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给幼儿以快乐,而且还可以丰富和深化幼儿的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我们说,幼儿的游戏始终是以“快乐”为中心,在众多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深刻体验着人间的喜、怒、哀、乐(表演游戏)、紧张、松弛(竞赛游戏),学习表达、控制自己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他们友好、同情、责任心和爱憎分明等积极情感,同时,游戏形式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