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绝对两极”(2)

2010-08-29  |  

  第三,“绝对跟从”与“绝对不同”

  (1)“绝对跟从”。这些老师重模仿,现行的幼儿园教育中,要求的内容较多,例如,美术活动中,教师画一笔,幼儿也跟着画一笔;音乐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反复跟唱新歌词,机械记忆。而教师的评价也往往注重结果:幼儿画的象不象?他会唱几首歌?会认几个字?的确,幼儿的行为需要以模仿为基础,他们通过模仿来习得各种行为,从这一点来讲,重视模仿无可非议,但我们不能否认行为的创新,不能忽视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

  (2) “绝对不同”。这些教师过分强调“标新立异”,有的幼儿教师为了体现自己实施的是“创新教育”,让幼儿一定要讲出与众不同的答案,小小年纪就要“绞尽脑汁”,已不是异想天开,而达到了“胡思乱想”,根本就不在乎答案的合理性。如:教师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小树叶飞舞的动作,教师反复强调要和别的幼儿表演得不一样,音乐开始了,其中有几名幼儿先是手足无措地看着别人做着种种动作,后来他们干脆学起了各种小动物的动作。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说想不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只有这样才与别人不一样。这种行为十分值得我们深思。的确,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但过分强调 “存异”,而忽略“求同”,可能会将孩子引入“创新的歧途”。

  因此,我们要切实有效地进行幼儿创新教育,根据前文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在教育观念上要树立起主体观念和尊重观念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的运用集体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都体现了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所以,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将幼儿看做一个独立、完整、主动的个体,有自己的需要和尊严。作为幼儿群体,他们有着该年龄段的一般身心特征;作为新时代幼儿,他们有着许多新的心理色彩;作为幼儿个体,又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即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幼儿的主动学习来培养兴趣和发展创新潜能。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行为、需要、兴趣,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幼儿创新的支持者。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表现是有个别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创新能力表现的早晚、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类型及创新能力的性别差异等。因此,教师要理解和保护幼儿的创新表现,并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使幼儿在各自水平上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并使之成为幼儿稳定的心理品质。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