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绝对两极”(3)

2010-08-29  |  

  第二、在教育行动上要有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

  (1)教育活动要体现游戏化

  幼儿教育必须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原则”。幼儿创新教育的设计主线和最佳活动载体也是游戏。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实验证明,游戏甚至比模仿、观察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 教育方法要强调开放化

  强调开放化,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过去我们的教育方法,过多的强调了“收”的做法,即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大多注重自我的表现意识,教师的示范表演色彩强烈,对知识点的答案、结论,常常是教师告诉给幼儿,而往往忽视了“放” 的做法。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就是放弃对幼儿手把手的教育方式,让幼儿积极行动起来,学会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的合适工具去猎取为自己所需的知识,其实这就是“放” 的做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有机的把握“放”与“收”的度和量,真正体现幼儿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启发性地“教”。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幼儿“学”;不能满足于幼儿 “学会”,更要引导幼儿 “会学”。教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不要再教,最终使幼儿成为无师自通。其次,教师要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要让幼儿多发表意见,要鼓励幼儿学习中的探究和怀疑。教师要尽量提出具有扩散性问题,使幼儿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调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幼儿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重新组织现有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资料,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