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一流教育”目标(4)

2010-09-05  |  

  制度革新的第二个方面是选拔制度的改革,尤其是高考制度的革新。现代学校教育的一般功能是社会化和 筛选。筛选是通过各级各类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而实现。我国的高考制度曾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为人才的甄 别、选拔和输送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一成不变的模式,多年来成为应试者努力适应的对象。原初对能力的 考核逐渐沦为对应试技能的考核,从而也就异化为遏制创造性才能的工具。因此改革升学和高考制度,尤其是 调整其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变纸笔效率测试为多元的整体才能评估,变偶然性的一试定终身为长时段的综合 考查,已成当务之急。教育需要考试,但当代教育需要的是富有甄别力、能体现才能差别的筛选性考试。

  如果在上海要创建一流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内首先是发展基础教育问题。由于上海已基本普及9年制义务 教育, 那么随之而来的目标应是普及高中,或将义务教育推及高中。

  三、要素

  教育要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教学和评价,其中课程是最重要的方面。一个较完整的课程纲领包 括教学与评价的要求。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始终是此起彼伏的浪潮,这从世界各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实 例中得到明证。而在中国,虽然很多地区都有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计划,但常常是失败的教训多于成功的经验 ,我们有时甚至不能给出课程目标的清晰解释。“一流教育”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国力竞争的需要。以美 国为例,克林顿政府制定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全国性教育改革计划也是旨在建立世界一流教育,其 国家教育目标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一是建立7门核心课程:数学、英语、 自然科学、外国语、艺术、 历史和地理,并要求所有中小学生都能合格;二是要求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名列世界前茅。 我们曾以减轻学生负担为由,削减课程量,但与此同时并未提供足以支撑学生基本素养并提高其社会竞争力的 核心课程,其后果堪忧。核心课程实际上是以最精炼的知识结构来提供学习的保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素 质教育是空洞的。因此在朝向一流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为了确保所有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必须建立核心课程系统。减少教学内容的绝对数,排除僵死的 科目界限,并附之以恰当的“课程内容标准”和“学生操作标准”。前者规定学生学什么;后者评判学得怎么 样。

  二,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原理、框架应由学科专家进行宏观分析,以便将整门学科的内容组织整合为一个 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避免前后混杂,内容离散。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