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幼儿教师公平观(3)

2010-09-20  |  

  ⒍课程选择和实施的公平性。

  当不同的幼儿学习同一课程时,在内容相同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不公平的因子。这一现象的来自于完全不同或者差异很大的背景的儿童学习相同的课程内容。布尔迪厄的“语言的时间掌握”“语言的符号掌握”两种语言掌握模式等理论可以很好的说明。简单来说,一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同一种课程会出现明显差异,另一方面,同一文化环境但是具有不同经历的孩子接受课程时也有不同的差异【3】。同时,教学时间上的限制,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教师往往将大量的学习机会分配给“好的”学生,而忽视“差的”学生。我们还会发现,不同幼儿在接受同一课程的指导和反馈也存在着差异。

  ⒎教育评价的公平性。

  对于习惯“一刀切”的教师很容做出判断,上课表现好、听话、学习任务完成好的孩子自然会成为教师表扬的对象,对于那些班上默默无闻的,又不是经常“调皮”的孩子,教师的评价性语言相对要少得多。无论是教学的评价、课程的评价以及幼儿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都不能进行“一刀切”,要有差异性。有些孩子进步很慢,但他们一直的努力,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关注。教师的鼓励性动作、语言、神态都是对幼儿能够产生极大效果的评价性“语言”,故此,教师教育的公平性可以说贯穿于他们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三、原因分析

  纵观现阶段幼儿教师对于教育公平理解出现的误区,可以总体从客观和主观的两方进行阐述。

  (一)客观方面:

  ⒈社会背景。

  教师教育公平观念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前教育公平问题争议的影响。目前来说,教育公平的研究和论证本身就存在问题:一、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混同使用,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对于教育追求公平,但同时又不得不公正对待差异,在不平等中寻求公平,这是比较困惑的内容。二、教育公平理论研究比较宏观。对于这个问题,虽然现在从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文化学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的论证,说明了其必要性,合理性等,但问题在于:应该如何界定哪些不平等的是合理的,哪些不平等的又必须消除呢?怎么才能对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三、教育公平作为一个新时代特征的重要概念,它的研究方法一直处于比较单一的情况。【4】目前的研究多是采用思辨,宏观描述、演绎推理层面上,少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定量研究。

  ⒉微观教育环境。

  这里的微观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所在幼儿园人文条件和教育理念。一个宽松的幼儿园发展环境会对教师的工作心态、教学效果、教育理念、个人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幼儿园都会采用“老教师”来领带“新教师”的做法。但是这种时候,往往一些陈旧的观念也会一并的传承下来,特别是一些经验性的东西,对于一个教师的工作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是不一定真正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和时代特征。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