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入”与“出”(2)

2008-10-18  |  

  2.在品字析词中探究性解读。

  提起语言的推敲,不难想起贾岛诗句“僧推月下门”(《题李凝幽居》)典故。袁枚《随园诗话》说:“诗得一字之师,如红炉点雪,乐不可言。”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精细阅读,乃古代之良好传统。品字析词强调“读”字,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深入,直至凿开顽璞,取出玉石。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草》时,善于引得学生品字析词,在领悟汉字的人文内涵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韵味。如教“一岁一枯荣”的“荣”字,于老师出示荣字的甲骨文,问学生“春天来了,山坡上长什么?山坡下长什么?”“坡上坡下都有草木,当然是一片茂盛的景色。学生理解得十分容易。教“春风吹又生”的“生”字时,教师先遮住“土”,又遮住“撇”,“像什么呀?”“一棵草从土里长出来。”“那为什么是‘春风吹又生’而不是‘春风吹又长’呢?”“因为生的意思就是从土里往上长。”既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体现了古诗教学的深入浅出,韵味无穷。

  再如教《曼谷的小象》,朗读“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银铃声”一句时,为什么用“飘”而不用“传”?一个“飘”字把铜铃声由远及近、晨雾的飘渺空灵、树林的静谧凸显得淋漓尽致,而“传”字就显得平铺直自。字斟句酌,涵蕴品味,人与文已融为一体。

  当然,探究性解读是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建构活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式扩充知识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如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引导在网络中获取相关信息等,利于学生建构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利于学生在字斟句酌中品味、赏玩、摩挲和沉淀,逐步形成语感。

  二、文本解读的“出”

  “出”即走出课文,把自已当成局外人,摆脱文章的约束,作冷静的评判。“水道曲折,操舟者迷,立岸者清”。阅读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只有站在文本之外,超越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比较,解读才更加深入。

  1.以认知结构为基点,倡导个性化解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自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前者的认识机制是同化,这引起认知结构的量变;后者的认知机制是顺应,它引起认知结构的质变。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现学习,总是两者相互交替、有机结合的。在此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文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读,从而赋予认知对象以心理意义。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