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活动的兴趣激发策略(3)

2010-08-26  |  

  六、 群体效应激发兴趣的策略。

  幼儿生活在群体当中,同伴的行为对每个幼儿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幼儿交往中表现最为突出,教师用群体交往中的互动作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指导幼儿操作“小火箭”学具时,我只教会两名幼儿操作,然后让他们在自由活动时拿到草坪上操作,结果引来了不少观众,两名孩子高兴极了,兴致勃勃地向同伴们介绍,而其他的孩子也作出回应及到后来讨论怎样才算快,有何规律可循,兴趣颇高。由此可见群体效应激发兴趣的促进作用。

  我以为动用群体效应激发兴趣有两个优点:

  1、有效激发幼儿使用语言。

  语言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幼儿抽象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建构,理顺幼儿的思维过程,而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会不断采用讨论,介绍解释等方式交流 ,这能够使幼儿把操作经验和语言相结合,提高一个层次。

  2、发挥帮带的作用。

  孩子之间存在能力的差异,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群体效应的影响力,让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一起学习,这样既鼓励了能力强的,又帮助屯能力弱的,发挥双方的互动作用。

  七、 竞争效应激发兴趣的策略。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赛性的活动或学具,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发展,从而间接地激发幼儿参与数学区活动的兴趣。例如:我把:“挂勾”学具中的运算卡分成两等分,然后两孩子比赛,计算卡片上的算式,看谁先把自己的所持的卡片挂满相应的小勾上为胜,孩子玩得特别高兴,计算速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八、亲近效应激发兴趣的策略。

  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读书的时候,由于对某一位老师的好感,崇拜,而产生“爱屋及乌”的现象,从而引起对该科目的兴趣,而且非常认真和努力。对幼儿来说其行为模式受成人影响更大,对他们心目中崇拜的喜欢的老师更为甚至,据我观察,日常生活中对我越亲近,越表示好感的幼儿,进入数学区学习的频率越高。因此,如果教师能好好地运用这样亲近效应,就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以上为我们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常用的激发兴趣策略,实践证明,恰当运用这些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但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 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非常重要,如果教师没有把孩子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很难会重视兴趣的激发,如果教师只重视教学的结果,就不会重视其它潜在因素对孩子发展的作用;如果教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就不会关注孩子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孩子缺乏轻松和谐,平等,可交往的环境就很难发挥兴趣的作用,兴趣激发策略或的动用以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为基础。

  对性地运用兴趣激发的策略

  不同的集体,不同的个人,不同的活动内容就有不同的特点,各自兴趣激发点都有不同,激发策略就要有针对性。例如,对小班幼儿来说, 不适于使用竞争效应激发兴趣的策略,而运用游戏激发策略或材料激发策略则效果很好。又如对个性强,能力强,有主见的孩子,使用好奇心激发策略或竞争效应激发策略则优于群体效应的激发策略。而对于退缩、回避型的幼儿,则运用成功感激发策略或群体效应激发策略,亲近效应策略效果更佳。由此可见,运用兴趣激发策略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