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一年级下册)

人教新课标一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8)

2012-12-28  | 蝌蚪 自然段 妈妈 

  学科 语文

  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灰”“迎”等8个字,学会书写“有”“在”2个汉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 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欲望。

  教学难点:

  小蝌蚪的变化过程、“迎”“追”的理解

  教学用具:PPT、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及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2.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出示小蝌蚪图片:瞧,来了一群快乐的小蝌蚪,你们能说一说小蝌蚪的样子吗?

  (师:注意评价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的外貌)

  4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请生个别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读得真好听,课文读得很通顺,生字也读对了,真是一只快活的小蝌蚪。谁能像她一样,快活地读一读。

  请生个别读第一自然段。

  随文识字:灰。理解“黑灰色”。

  全班表演朗读:全体起立,一边读一边表演。

  5.出示青蛙图片:请学生说一说青蛙的样子。

  6.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描写青蛙的句子。

  个别读-师点评-个别读-随文识字:披、鼓-全班表演朗读

  7.师:小蝌蚪和他的妈妈长得像吗?小蝌蚪要变成青蛙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打开课本。

  生:青蛙

  生:齐读课题

  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小蝌蚪的样子。

  生:小蝌蚪有又大又圆的脑袋……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从课题入手,分别认识“小蝌蚪”和“妈妈”,导入自然。借助图画,再加上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能够说出课文大概,此时的复述,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看、听、说的能力。边读边演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边演边学。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大家认真看一看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2.出示要求

  自己读课文:

  (1)标好自然段,圈出8个生字。

  (2)认认真真地读两遍课文,觉得读得不够好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

  (3)边读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动物朋友 ?

  3.出示“鲤鱼阿姨“的图片,随文识记”阿姨“,请生叫一叫鲤鱼阿姨。

  4.出示“乌龟妈妈“的图片,请生叫一叫乌龟妈妈的名字。

  生: 没有拼音。

  生:有很多图片。

  生:鲤鱼阿姨、乌龟妈妈

  在言语学习的起始阶段,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读课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错、不倒,符合朗读的基本要求。灵活变换朗读的形式,注意训练的层次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达到进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的目的。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第二幅图,比较小蝌蚪最先的样子和几天后的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板书“长后腿”。

  2.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

  师: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心里是怎么想的?

  师:这时候小蝌蚪心里很疑惑,于是他去问鲤鱼妈妈,他是怎么问的呢,现在老师来当鲤鱼妈妈,小朋友们来当小蝌蚪,谁愿意来问一问?

  师:现在大家来当鲤鱼妈妈,老师来当小蝌蚪,老师来问一问大家。

  3.请生表演鲤鱼妈妈和小蝌蚪的对话。

  请其他同学评价,注意“迎”这一动作的表演。

  引导学生明白“迎”是面对面站着。

  相机教学“迎”字,注意后鼻音。

  4.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5.出示第三自然段,请生朗读。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第三幅图,比较小蝌蚪的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长前腿。

  6.小蝌蚪为什么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引导生理解小蝌蚪急切的心情。

  7.理解“追”字。

  师:出示“追”和“迎”字,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都是与走路有关的。

  师:“迎”和“追”的方向一样吗?

  请生表演乌龟妈妈和小蝌蚪的对话,注意 “追”的动作表演。

  引导学生明白一前一后叫追。

  8.为什么说是“追上去”而不是“游上去”呢?

  9.二三自然段联合表演,师演旁白。

  10.出示第四幅图片和第四自然段,请生朗读。

  观察小蝌蚪的变化。

  板书:尾巴变短。

  11.口头训练: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生:长出两条后腿。

  生: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尾巴。

  生:因为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生:他在想我的妈妈在哪里。

  生:读出小蝌蚪的问话。

  生:小蝌蚪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生:长出两条前腿

  生:都是走之的字。

  生:他们太想见到自己的妈妈了。

  生:尾巴变短了。

  图文对照,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课文的方法。图使课文内容更直观,文使图画内容更完整。在图文对照中,既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书面语言,又提高了读图能力,感受了形象魅力。口头训练的练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分角色朗读的扎实训练,实际上实在培养学生一种朗读课文的能力。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蝌蚪心情的变化,既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描红临帖、指导写字

  1. 小蝌蚪已经有妈妈了,让我们来漂漂亮亮地写一个“有“字。

  2.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注意每一笔的笔顺、起笔、落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3. 展示评议,说说写得好的地方和不够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同时真是优秀作业,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

  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规范的书写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书写后的展示交流,更可以使全体学生取长补短,提高书写水平。

  板书:

  34、小蝌蚪找妈妈

  长后腿 长前腿 尾巴变短

  变

  小蝌蚪————————————————————————青蛙

  找

  鲤鱼(迎) 乌龟(追) 妈妈(游)

  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图文结合,生动有趣。针对课文特点,我采用随文识字、看图说话以及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课文等方法来教学这篇课文。教后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 应为了朗读而演,而不是为演而演;

  课堂教学中,我关注的重点始终在“迎”和“追”这两个动作的表演上,当学生没有演出来时,我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两者的区别,请了三组人上来表演,以至于浪费了大量课堂的宝贵时间。而实际上,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理解这两者的区别是相当有难度的,应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朗读上,而不是表演这两个动作上。

  2. 课堂评价语易重复,课堂语言不够简洁、有力、干净;

  在上课时,我往往担心学生没有听清楚要求,而把要求重复几遍。殊不知,越重复学生越不注意听,这样只会弱化学生上课听的能力。另一方面,评价语也不够到位,没有恰如其分地将学生的回答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点评。

  从评价的角度和层次上来说,课堂评价语是不成功的。

  3. 上课时关注的学生面太窄

  表演的出发点是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内化转为表达,这时候教师不应只关注讲台上表演的少数孩子,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关注每一个孩子。课堂上出现一个小插曲,一只小鸟飞进了课堂,而我太专注于讲台上学生的表演而忽视了这一细节,虽没有造成课堂纪律大的骚动,但足以说明教师对课堂学生的关注面太窄。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人教新课标一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8)》摘要: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欲望。 教学难点: 小蝌蚪的变化过程、迎追的理解 教学用具:PPT、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相关文章[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添小蝌蚪找妈妈-----添画小蝌蚪
音乐:小蝌蚪找妈妈“青娃爸爸”来了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送阳光》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做什么事最快乐》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教案
鲁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四个太阳》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教案
鲁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
浙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