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

(六年级上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钱学森》教学片断

2016-08-17  | 钱学森 李斯 学语 

  师:你们知道多少有关关于“之父”的知识?

  生:音乐之父贝多芬。

  生:钢琴之父李斯特。

  生:炸药之父诺贝尔。

  师:在中国,也有一个人被誉为“导弹之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不知道。

  师:他就是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板书:钱学森。)钱学森,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留学美国。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1955年10月1日,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为我国的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想不想读课文?

  生:想。

  师:好!放开声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师:(有一学生举手。)好!他站起来了,站起来就证明自己不是南郭先生,有勇气!

  (该生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

  师:我告诉大家,学语文一定要靠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就读准了,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就读顺了,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也就明白了。当然,学语文又不能光是读,都让你们读去了,读完下课,各走各的,读了以后各人有什么感受,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大家彼此都不知道,那又何必要几十个人挤在这一间屋子里干什么呢?对吧?那你们说,不光要读,还要干什么?

  生:还要说读书后的感受。

  师:对!还有?

  生:谈谈不理解的地方。

  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师:对!只要是自己的体会、感受、困惑、发现,就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一句话,不管你有什么想法,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了,现在我还想请大家读课文,不过这一遍要求提高了,读完后要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建议大家默读,这样便于思考,可以在你认为有想法的地方勾勾画画,作个批注。会作批注吗?

  (生默读课文,作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说?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发言权应该先给你!

  生:我觉得钱学森很伟大!

  师:嗯!说得不错。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读)“钱学森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国留学……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钱学森在美国有那么高的待遇,生活条件那么好,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他是中国人,要为中国人民多做点事。

  师:身在异国他乡,心系祖国人民。就这段话,谁还有话要说?

  师: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富有激情的呼唤!你同样喊出了身在美国心系中国的钱学森的心声!有把握把钱学森的心声读出来吗?

  生:有!

  生:读钱学森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我听到了深情!谁再来?

  (一生激动地再读钱学森的话。)

  师:我听到了深情而又激动!来!一起读!

  (全班齐读钱学森的话,群情激昂!)

  师:还有谁有想法?

  生:老师,我能先读一下吗?

  师:当然可以。

  生:(读课文第4节。)当时我们中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就连和他在一起的中国留学生都劝他暂时不要回去。可他却说,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如果心里没有祖国,他怎么会这样坚决呢!

  师:是啊!中国有句俗话,“子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祖国就是自己的母亲!

  生:钱学森明明知道当时我们国家很穷,就是搞起科学研究来也不方便,但他却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他要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

  (掌声。)

  生:钱学森的话让我感动万分,因为他在美国帮助美国人做事情,美国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将来可能会更有前途,而他回国,各方面条件都赶不上美国,如果不是由于他的爱国,那不就是一个傻子吗?

  师:那你说,钱学森傻不傻?

  生: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傻。因为在美国再好,但美国不是他的家啊。他在中国长大的,怎么会不要自己的家呢?

  (热烈的掌声。)

  师:说得多好啊!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无时不在对他深情地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来!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生齐读钱学森的第二段话。)

  师: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

  生:这段话是钱学森对留学生说的。

  师: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时说的。

  师: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

  师:体会得很好。那你就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一节除了写钱学森的话,还写了谁的话?

  生:还写了留学生的话。

  师:为什么要写留学生的话?

  生:因为留学生的话正好是个对比。

  师:就是说,留学生的话和钱学森的话正好是个对比,对吧?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就更能突出钱学森的爱国心!

  生:一对比,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就显得更坚决了!

  师:那我们找找看,课文里还有没有这种对比的写法?快速浏览一下。

  生:刚才我们学过的第二节就是对比写法。

  师:说具体点。

  生:书上说钱学森在美国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而钱学森却要回去。

  生:还有课文第一节,(读)“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这里用“轮船的甲板”和“火箭的舱壁”作对比。说明钱学森归国心切!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轮船的甲板,说明钱学森是乘船回来的;火箭的舱壁,这说明是坐在火箭里,火箭的速度比轮船快,说明他盼望早一点回来。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精彩!看这句话,有一个成语正好能概括它的意思,又能表达钱学森此时的心情,谁知道?

  生:归心似箭!

  师:五年的时间有多长?你们现在是五年级,五年后你们高一就读完了。再算一下,一年是365天,5年是1825天;一天24小时,5年是43800个小时;一堂课40分钟,五年整整2628000分钟,相当于65700节课,若按一年在校上课200节计算,整整要在学校上课328年啊!这么漫长的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真是怎样?

  生:度日如年。

  师:好!他用了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谁还会说?

  生:倍受煎熬。

  生:望眼欲穿。

  生:寝食不安。

  师: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读!

  生: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师:虽然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可是他说——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当他袒露心迹,有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而又坚决地说——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

  生: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师:钱学森回国后,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一个月之后,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就是这个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奋力拼搏,1960年9月10日,在中国的国土上,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第一枚p—2导弹,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试验史上的第一页。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1991年10月16日,在钱老即将年满80岁的前夕,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钱学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关于钱学森的感人事迹,还有太多太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读《中华名人传记》。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钱学森”教学片断》摘要:父李斯特。 生:炸药之父诺贝尔。 师:在中国,也有一个人被誉为导弹之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不知道。 师:他就是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板书:钱学森。钱学森,1943年毕...
相关文章录像指导作文教学整体构思强化单元教学重点 狠抓训练项目过关
《钱学森》教学设计三《钱学森》教学设计一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