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话

(六年级下册)

《花的话》教学设计(二)(2)

2011-03-10  |  

  讨论、交流

  1、讨论、交流文章的主体内容。

  阅读课文,(抽同学)说说文章的大意。

  明确:本文通过花儿们在月下比美论贵的童话故事,通过对比的手法,告诫和期望人们不要炫耀夸大自己取得的成绩、做出的贡献,要学习和发扬二月兰和老师般默默奉献的伟大精神。

  2、作者为什么把不同花时的花放在一个特定的园中同时绽放?

  明确:作者把不同花时的花聚集在一个“既非真实,也非虚妄”的园中,以便它们争奇斗艳,带给“明媚的春天”“生命的浓艳”,为下文花儿们的对话争论作准备和铺垫。

  3、花儿们的对话具有什么不同点?它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对话?

  明确:榆叶梅、玫瑰、芍药、桃花、杏花、迎春花等的话都是一种自我炫耀、自夸,白丁香和玉兰的对话则是互相吹捧。它们有如此的对话是因为它们都认为“自己十分重要”“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都想成为“明媚的春天”生命中最浓艳的一笔。

  4、作者通过“花的话”表达了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意思的?

  明确:作者通过“花的话”表达她对个人贡献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在春天的花园里,花儿们不应该炫耀夸大自己的美和做出的贡献,而应该学习二月兰那“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的伟大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构成真正的“明媚的春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春天里更应该如此。

  作者是通过对比手法来表达这一主题的:一是花儿们本身言行的对比:梅花、玉兰等花儿争相炫耀和二月兰的默默奉献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是人们(也是作者)对花儿们不同的态度的对比:文章用小男孩不看那月下的自以为很美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去采摘二月兰,送给他敬爱的老师的情节来表明作者鲜明的态度。

  5、在花儿们争论得正热烈的时候,作者巧妙地加入一个情节:一个小男孩不看那月下的“万紫千红”,一直跑到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去采摘二月兰。作者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否定了那月下的争论不休的“万紫千红”,肯定了默默奉献的二月兰,进而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本文通过花儿们在月下比美论贵的童话故事,告诫和期望人们不要炫耀夸大自己取得的成绩、做出的贡献,要学习和发扬二月兰和老师般默默奉献的伟大精神。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蒸蒸日上,社会主义的春天才会更加明媚,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6、文章结尾处写花儿们“都有点不好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花儿们在看到二月兰的优秀品质、伟大精神后,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认识到了应该怎样正确处理成绩和贡献。这样的安排也写出了作者对人们的期望。

  7、在准确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对词语的选择和锤炼。(见练习3,其余略)

  8、如何正确评价文章中参加争论的花儿们?

  明确:它们都以自己独特的美为明媚的春天带来了“生命的浓艳”,是它们组成了美丽的春天,因此,它们都是美丽的(应肯定)。同时它们不能正确对待所做的贡献(应否定),但它们能知错就改(应肯定)。因而,它们是美丽的、可爱的,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也应这样看待社会主义春天里的这样的花儿们。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实录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匆匆》教学设计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匆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匆匆》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