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

(三年级下册)

浙教版三年级下《刘胡兰》片断赏析(2)

2015-02-04  |  

  生1: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2: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3:漓江的水真绿啊!

  四个问题就是四次突破,儿童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语言实践,实现了四次突破,也就跨越了四级台阶,一路领略着语言运用的美妙境界!

  第二,探索性:所提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产生探索的冲动,造成“欲罢不能”的思维境界。《为了忘却的纪念》③开头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十五年”而不说“一九二六年”?见鬼,纪年的规定,哪里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索然无味,学生木然,教师只好告诉大家,这是在讽刺国民党统治的国家根本就不是人民的国家。这样的问题,不要说引起探索的冲动,就连学生本身拥有的思考兴趣恐怕也要给扼杀殆尽。杭州市安吉路小学朱雪丹老师,教学《种鱼》④一课时所提的问题就很具有探索性:1.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2.小猫能收到很多鱼吗?为什么?3.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第一、二问让儿童明白玉米、花生和鱼的生长条件是不一样的,鱼是养在水里的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第三问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向前发展。

  第三,可接受性:所研究的问题一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二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符合这两点的问题就不具备可接受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抵触,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笔者曾听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内容是拼音识字“上中下”,“小亮在上面,大明在下面,我在中间。我下去了,大明上来了,小亮在哪里?”老师讲解,再图片演示,还让学生表演,忙得不亦乐乎,就是没有写字。干什么?让学生“了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有这个必要吗?责任当然不在老师,教材不就那么设计的吗?况且“下去”、“上来”还是明显的错误:以“我”为立足点,大概该说“我下来了,大明上去了”吧?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相关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教学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给予树》教学实录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给予树》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