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转换的策略

2008-10-18  | 转换 问题 建构 

  摘要:本文在引入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教学状况,介绍了问题转换的几种途径,论述了问题转换的意图及操作方法,强调了通过问题转换发展思维、深化情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思维活跃、情感涌动的认知活动中追求人生经验与意义的建构。怎样完成这种建构呢?笔者认为,对问题进行转换、整合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问题转换的过程,就是教师的提问及其变式顺利地向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渐变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论道”演化成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让文本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从而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加深情感体验。下面我从几个方面陈述问题转换的途径、思路。

  一、从数量上来说,要精简问题

  在质疑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好多问题,教师可能采用逐个回答的方法,平均使用力气。这样,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成了过眼烟云,在学生的心中只留下淡淡的一痕,又破坏了文章的含蓄美。因此,如果能对问题加以整合,就能集中精力进行突破,并能给学生的心灵有力的撞击。

  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了整合,舍弃了其他问题,仅围绕“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展开讨论。事实上,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其他问题也都顺利过关了。这样,学生就获得了较多的阅读主动权、时间支配权,不断地在研究中深化阅读。

  二、从质量上说,使问题变得有价值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能力的需求。因此,让学生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更能显现其自我的能力,也更具激励作用。

  但是,我们发现现在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充斥课堂,大大降低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怎样使问题变得有价值呢?就是要拓宽问题域,拉大问题距。例如,在教学《鲸》一课时,将“须鲸吃什么”这一简单问题转换成“须鲸吃食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会沿着“吞→不加咀嚼→吃的是虾和小鱼→须鲸没有牙齿”进行探究,既锻炼了语言表达,又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句:“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倘若直接问“伯父的话是什么意思”就会使学生思考的目光停留在这句话上而觉得难以捉摸,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改造成:“读读伯父的话,思考伯父在这件事上是怎么想的”这样既提示了学习方法,又拓宽了问题域。顷刻间,学生读的读,想的想,而他们的回答正道出了伯父话语的含义,思想上获得了启迪。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浅谈问题转换的策略》摘要:的过程,就是教师的提问及其变式顺利地向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渐变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论道”演化成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让文本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从而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加深情感体验。...
相关文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解决问题策略的内涵与可教性分析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思考教师应帮助学生切中知识的“要害”
浅谈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的小学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阶段目标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
小学1~6年级语文各阶段学习目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灵活运用五步作文教学法
浅谈小学习作指导中的“对比”训练
作文教学“拦路虎” 走出山乡小学作文教学困境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