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4)

2008-10-22  |  

  2.幼儿园公共空间的理想特性

  康德认为,所谓空间,即是人们“待在一起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以他的本体和活动填充着他直接占有的位置。在个人的位置和他人的位置之间则是未被填充的空间。人与人之间正是通过互动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空间的填充。〔8〕在幼儿园的公共生活中,教师和幼儿通过频繁的互动不断填补彼此的空间缝隙,使空间的精神密度、能量流动活跃起来,使“冷的”、“硬

  的”空间逐渐变成“热的”、“软的”空间。一个进退有据、冷热适宜的公共空间至少具备以下三个基本属性。

  (1)公共性

  公共性是公共空间的首要属性,没有这一点就不成其为公共空间。这里涉及空间的归属权问题,也就是“谁的”空间的问题。与公共性相对的是私人性,即公共空间不是某一方面人士的特权,不是某一个利益主体的私有物。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出发,公共空间是众声喧哗的地方,它不允许失语者的存在。

  (2)共享性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幼儿园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因此,在幼儿园的公共空间里教师和幼儿共享的是生活本身。正如齐美尔所言,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空间的缝隙,而互动是填补空隙的最好方式。教师和幼儿因为共同的目的在幼儿园的特定空间相遇,他们之间的共同目的正是达成其共享行为的逻辑起点。在幼儿园里,幼儿和教师共享的内容很多,一方面幼儿存在着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和生活照顾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也依赖着幼儿,依赖着幼儿的灵感、智慧和童真。在相互依赖和相互需要中,教师与幼儿共享着幼儿园的生活空间。

  (3)平等性

  公共空间是公共的、共享的,因而空间的拥有者必须是平等的,即师幼双方要以“平视”,而非“仰视”或“俯视”的方式进行交往。在这里,平等的最大意义在于分享,即师幼之间分享空间、情感、智慧。

  3.迈向理想公共空间的策略与方式

  公共空间并非可遇不可求,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公共空间可以被不断建构和生成。公共空间关注的是意义、分享、共鸣、融通、平等,因此,教师和幼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生成幼儿园的公共空间。

  (1)个体空间的收缩与开放

  公共空间的生成是建立在个体空间的收缩与开放的基础之上的,即“中心我”的收缩和“边缘我”的开放。在人际互动中,如果个体空间处于扩张状态,势必造成对其他个体空间的入侵,破坏空间的平等性。相反,如果个体空间一味封闭,师幼双方也很难在互动与接纳的基础上生成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实质上是对多个个体空间的联通,是在个体空间相互开放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公共空间中生活,每个个体都要学会自我克制。任何一个个体对自己个体空间的拓展都意味着对公共空间的入侵与破坏,因为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已经密切联系在一起,一方的波动必然会引起另一方的反应。此外,个体空间的收缩也不是以取消个体空间为前提的,相反,它以尊重个体空间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对个体空间的承认与尊重,公共空间的生成就变得极不可能。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