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

2011-05-03  | 计算 教学 计算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时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计算器计算。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既快捷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借助计算器探索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这条规律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用,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还能学到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我想你们一定会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出示下表。

  ┏━━━━━━┳━━━━━━━┳━━━━━┳━━━━━━━┓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的变化┃

  ┣━━━━━━╋━━━━━━━╋━━━━━╋━━━━━━━┫

  ┃36┃30┃1080┃┃

  ┣━━━━━━╋━━━━━━━╋━━━━━╋━━━━━━━┫

  ┃36┃30×2┃┃1080×--┃

  ┣━━━━━━╋━━━━━━━╋━━━━━╋━━━━━━━┫

  ┃36┃30×10┃┃┃

  ┣━━━━━━╋━━━━━━━╋━━━━━╋━━━━━━━┫

  (1)指导填表。

  谈话:请大家先看表的第一行,明白这四项内容的意思吗?第三栏积和第四栏积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第三栏积要求填上计算所得的数,第四栏积的变化填写原来的积1080乘几)大家再看第二行,用计算器算一下36×30是不是得1080。再看第三行,先用计算器算出第二个因数,再计算出积。(指名报得数,教师填表)提问:积的变化一栏要求填1080×,横线上的数应该怎样计算出来?(指名回答)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160,一个因数是1080,求另一个因数,所以用除法计算)请算出结果填在横线上。再看第四行,请你们自己算出积,积的变化应该如何计算?如何填写?(1080×10)第五行、第六行自己计算、填写。

  (2)观察表格,初步发现规律。谈话:仔细观察表格的第一、二两栏,谁能说一下因数的变化情况?再把第四栏与第二栏或第一栏对照,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讨论后,指名发言。

  2.举例验证。

  (1)谈话: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举一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就不能把这种发现当作规律,这就是研究数学问题应该持有的严谨的态度。下面每人也像例题这样画个表,自己写出因数,设计因数的变化,用计算器算出积,算出积的变化。把表填写完成后,再看看是否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2)学生各自制表、填写、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3)在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制表情况及从表中发现的规律,特别注意有没有出现与规律不同的情况。如果有,在小组里重新计算核实。(4)谈话:有没有发现与例题中发现的规律不同的情况?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摘要: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计算器计算。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既快捷又准确。这节课我们借助计算器探索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这条规律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十...
相关文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神奇的计算器教学设计
北师大:乘法 第四课时 神奇的计算器北师大:我会用计算器吗? 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四上《小括号》教案
人教版四下:《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下《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青岛版《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潘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密铺》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教学实录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