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六年级上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枣核》教学反思(2)

2014-08-18  |  

  三、导入语的设计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的导入语我都在力求吸引学生,更追求它的时效性。上课前我在不断地向别人学习,参照一些好的教学案例,我看到大部分教师都在用课上的三分钟左右时间以《我的中国心》导入新课,这首歌个给人的震撼力毋庸质疑。但我认为利用课上时间来听这首学生早已熟悉况且上学期学过的歌曲并不妥当。课堂四十五分钟,要尽量有效率,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提高更多的能力。所以课堂上我就利用了学生们展示预习中搜集的古诗词的方式导入了新课,学生的预习得到了肯定,学习兴趣也极高。可是,别人的好处也不应这样就摒弃了,在课间我提前播放了《我的中国心》,在歌曲中学生既得到了放松又受到了感染。上课铃响后,我看到学生们都自觉地坐好了只用一句话便引入了课堂。我深情地说道:“同学们再一次被这首歌曲中赤子的思乡之情所感染了,那么在古代,思乡之情还往往通过古诗词来传达,现在就请展示出你搜集到的这些古诗词吧”学生在展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又受到了爱国之情的感染,再进入文章非常容易。又一句话过度:“对于这种情感的传达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具体的事和物,本文借助的就是——枣核”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紧紧抓住了文章的线索,也很清楚的明白了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这次导语的设计让自己更加意识到了堂上时间的宝贵,课堂效率的重要。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下工夫。

  四、文章结构的整理

  本文故事情节简单,无须花过多的时间讲解,但对于文章的结构整理,我与一些教辅用书和一些老师们的看法仍有不同。有的书上是这样写的,本文的结构是: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我认为有时候不要刻意去围绕某一死的公式硬套,想一想本文最后一段是什么,是作者以抒情的方式来议论,由此点明主题,这不再是单纯的围绕“枣核”来做文章。再仔细来研究“话枣核”和“议枣核”有多大区别?“话枣核”是围绕“枣核”展开话题,展开话题也就在明晰它的意义,与“议枣核”几乎没有区别。

  也有的书上是这样写的,本文的结构是:带枣核、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对这样的写法我也不十分认同,我们在这些短语前面填上主语看看是谁?是“我”。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是“我”的“旧时同窗”。文章的主题是要借“枣核”来表达海外游子的思乡爱国之情。所以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们得出本文的结构是: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点主题。同时学生很明白文章其实是有两条线穿起来的,明线是“枣核”,暗线是思乡爱国情。

  教书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更是成长的过程。这篇文章在内容的探究上也有诸多值得自己反思和与同仁们探讨的,在此我只选择了一些自认为较有价值的与大家商榷,肯望能够阅读此文的专家、同仁给出指导意见。

  五、本节课的亮点

  1、学生的创新:“在回答美籍华侨生活得好吗?从文中找出根据”时,大部分人有理有据的回答了生活得好,也有一个同学认为她生活得不好,理由为思乡恋国心切,越老越烈,心情不好。

  2、用口号来激发学生的斗志,并且指导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3、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抢着回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这应该归结于奖励措施:奖星星。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