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六年级上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西江月》教学实录(2)

2014-08-29  |  

  教师:别枝:斜出的树枝。

  学生2:“听取”一词的确切意思?

  教师:“取”在此处无意,“听取”意即听到。

  学生3:天外是否是天的外面?

  教师:天外就是远处。解释为天的外面是错误的。

  教师小结:短短的一首词,描绘了很多内容,哪些是写晴天的?哪些是写雨天的?

  学生:上阕写了晴天,下阕写了雨天。

  教师:我们古代的文学家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景物各有所爱,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哪个景物呢?最近几天观察一下自己四周的景物,找一些参考资料,也写一篇文章。

  观后反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课上结束了,可我总觉得意犹未尽,还缺了点什么。究竟是“少”了什么东西呢?就我们整个教学现场来讲,教师关注到了鉴赏方法的指导。尽管实录中没有明确的语句揭示教师在教学诗歌鉴赏技能,但方法意识却贯穿着整个课堂。无论是开头的对诗人名字的文化内涵的理解,还是从原初感受到深入研讨,从一般理解到多元解读,都在无形中渗透着教师先进的诗歌教学理念。即使在一个小片断里,从教师只言片语的提示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执教者强烈的方法指导意识。但是,就整首诗歌的教学,我们总觉得少了一种诗歌的韵味。方智范教授曾强调:“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应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而是与情感内容不可分割,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原来是少了点诗歌的韵味啊。怎样弥补这种教学中的缺陷呢?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另一个教学场景: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