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六年级上册)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西江月》教学实录(4)

2014-08-29  |  

  2、关于“明月别枝惊鹊”的不同见解

  这首《西江月》上下阕开头两句对偶都很工稳。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别枝”的解释问题。据我所看到的,大致有三种解释:一种是释“别”为 “离开”,这里又有两种细微的不同说法,一是说月光“离别了树枝”,一是说乌鹊“离开枝头”;第二种是释“别枝”为“斜出的树枝”;第三种是释“别枝”为 “另一枝”。我认为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好的。因为“明月”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明月”对“清风”,都是自然景象,真可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惊鹊”对“鸣蝉”,“惊”“鸣”都是动词,而且都有使动的意思,“鹊”“蝉”皆属能飞善鸣的动物;“别枝”对“半夜”,“枝”“夜”都是名词,“半”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别”亦应是形容词,若作动词,则与“半夜”不对偶。再说,词的下阕开头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对仗非常工整。怎么能够设想,精通词学的辛弃疾会在同一首词的对偶处出现不对偶的现象呢?

  3、有关作业设计的指导

  中国是诗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古代诗歌鉴赏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年中考诗歌鉴赏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诗的练习进行设计,让学生从中习得鉴赏诗歌的方法。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西江月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最后一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技巧点拨】 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歌,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

  【参考答案】 乌云骤起,月光消逝,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心里是何等高兴呀!

  教师在带领学生细细地品味着诗句,体味着诗情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创设“愤悱”之境。相信有了教师的搭桥、引路、激发,学生就能积极地去体验,就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所传递的情感,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登高”,与其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朝觐,不如说是一种阅尽苍生后的“一览众山小”感觉。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进行着一种学术上的“登高”。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舞台》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