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

(五年级上册)

人教《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 教案(一)(2)

2011-08-31  |  

  ⑵ 同学们理解得很好,下面请你们读一读,把你们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师的语言评价:“你不仅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被感动了。”)

  师:是啊!整整五十年了,台湾人民多么渴望能说自己祖国的语言,多么渴望能学自己祖国的文化,他们盼这一天已经太久了,怎能不用心去读呢?请再读读这句话。

  通过交流,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们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过渡:看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师生,听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话语,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人,假如此时,你就站在窗外,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也会走进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大声地读。)

  师:是的,在那种爱国情意的感染下,我想,任何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会被感动,被吸引。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做的吧!

  (生读书中的语句: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

  相机出示句子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名小学生,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一起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浓浓的爱国情意。

  句子4: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教师读,故意漏掉“自己”两个字。

  (生:老师漏掉了两个字。)

  师: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加上“自己”更能读出自豪感。)

  师:你不仅听得认真,而且说得很有道理。下次,老师一定认真读书,因为漏掉两个字,表达的感情就不一样了。我们也来读一读这句话,把这种自豪之情读出来。

  指名读。

  师:此时此刻,听着老师骄傲地介绍,看着中国的历代伟人像,作者感动地热泪盈眶。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不是作者不够坚强,这是什么样的泪?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骄傲的泪,因为墙上画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幸福的泪,因为经过了五十年,台湾终于“光复”了。这是感动的泪,因为台湾师生的爱国情意深深打动了我……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均给予肯定。)

  再读句子,进一步感悟。

  师:是啊!正是被这种浓厚的爱国情意感动着,震撼着,此刻,作者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话。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加上自己的动作,再来。

  (生再一次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仅仅是作者的心声吗?

  (生:不是,这也是台湾人民的心声,是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师:让我们带着共同的心声,再读。

  师生一起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点评:读,是语文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让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进行平等对话。

  五、拓展

  师:是啊,同是中国人,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台湾,祖国饱受磨难的孩子,曾先后被荷兰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侵占,而今,一些顽固分子还要坚持台湾独立,企图分裂我们的祖国。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表达。

  师:(在《回家》的乐曲声中)是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维护祖国团结和统一,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相信台湾人民的心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中国!

  点评:结合时事,进行拓展,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后反思】

  本次设计十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学生通过充分地朗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写作梦》教案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鲸》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