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六年级下册)

人教新课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12)

2013-01-18  | 六下 事例 课文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会“澡”“械”等五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并仿照着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本文所述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学时把握重点,组织学生研读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联系具体事例以及生活实际,对比三个事例,关注文字描述的每个细节,发现事例中的相同点,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感悟重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自主的、深刻的理解课文,从而受到启发,明白课题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使学生养成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对比的教学方法,不是对三个事例进行逐一的讲解,而是先扶着学第一个事例,然后将三个事例放到一起,让学生仔细读一读三个事例并关注文字描述的每个细节,发现事例中的相同点,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感悟重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表格帮助学生理解第一个事例,以及一些文字图片感悟重点词句。

  使用教材的构想: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契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课堂上我决定采取引导法,以引导学生思考大科学家牛顿是凭借什么发现万有引力入手自然导入课题,由质疑为切入点引入这节课的学习,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把课文读通读顺。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检查词语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牛顿

  师生交流: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你认识他么?(牛顿)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考:为什么苹果回落到地上呢?为什么不飞到天上?别的东西是不是也都只往地上落呢?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在他脑海中闪现,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还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还知道那些大科学家作出了哪些重大成就呢?他们做出这样大的成绩靠的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引导学生从大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入手自然导入课题,由质疑为切入点引入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总结出大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是靠着敏锐的洞察力,执著的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取得的。)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质疑,板书课题。)

  出示句子: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设计意图:学生的主要问题集中于课文的重点“?”指什么?“!”指什么?怎样把“?”拉直变成“!”这样就引出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2、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3、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三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感悟,读中点拨。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以自学为主,完成表格。

  2)

  出示表格:

  第一个事例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

  找到真理 “!”

  (设计意图: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填写表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理清层次。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3) 汇报填写表格的内容。

  4) 再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是如何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这个真理的,用波浪线勾画出关键词句。

  出示句子: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的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5)抓重点词“敏锐、每次总是、紧紧、反复”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科学家坚持不懈寻找真理的精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猜测谢皮罗搞这项研究做过哪些工作,到底问了多少个问题,做了多少次实验?补充资料:谢皮罗从1962年开始研究,整整花了20年才发表论文:赤道上的流水没有漩涡,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南半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5) 指导朗读。

  2、学习第四、第五段

  1)默读课文。

  2)自学第四段和第五段,找找三个事例的共同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做批注。

  (设计意图:用信任而又带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反复对比,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3)小组内交流发现。

  (共同点是:一、写法一样。二、都是写一些细小的、司空见惯的事,同时通过抓住“敏锐、敏感、发现、奇怪”等词语,理解发现问题的敏感的意识。三、抓住“反复、许多、反复”等词,从不断探究的背后又能看到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

  4)小结:看来,找到真理真不是轻而易举的,他们都是在一次次发问,一次次思考,一次次探究中诞生的。

  5) 快速的从文中找出这两个事例中的真理并读出来。指读。

  3、引读六段

  出示句子: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师生交流:关键词“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成就”,理解句子。这四个词能颠倒位置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品析,进而使学生体会关键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明白作者这样安排词语的位置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并且和前文紧紧相扣,理解任何发明、创造、成就都是在敏锐的发现的基础上诞生的。)

  4、师生交流:再读读下一段有哪个词能说明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的过程呢?

  1)出示句子: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设计意图: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见微知著”,并解决刚上课时孩子们的疑问?将“微”和“著”这两个字与第二自然段相联系来理解。通过紧扣重点字词,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体会情感。)

  2)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一句。

  (设计意图: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

  5、教师导语,引入最后一段。

  出示最后一段: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理解什么样的人是“有准备的人,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

  6、再次体会这一段,学生自由练读。

  (设计意图:通过读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明白作者的语言奥妙之处,理解什么样的人才能抓住这“偶然的机遇”呢?)

  四、全文总结,回扣课题。

  五、写作指导 。

  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上到这老师还有一个问号请你们帮忙变成感叹号:作者是怎样把“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讲清楚的呢?是的,这个真理就是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设计意图:掌握作者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写作。)

  六、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板书设计: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敏锐 司空见惯 有准备

  ?-----紧紧--------不断发问---------独立思考------!

  反复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人教新课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12)》摘要:例以及生活实际,对比三个事例,关注文字描述的每个细节,发现事例中的相同点,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感悟重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自主的、深刻的理解课文,从而受到启发,明白课题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
相关文章人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人教: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偏见与无知找真理小班活动:小问号诞生记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实录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匆匆》教学设计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匆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匆匆》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