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型探究式”教学中主动建构(4)

2008-10-18  |  

  1、在小组讨论中,主动建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会当堂知识,从而确保小组获得成功。当发现小组中有不懂的同学,大家都会义不容辞在去帮助他。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遇到这样一道题:“两个车间共同生产一种机床,甲车间比乙车间少生产8台,甲车间生产的台数是乙车间12/13,甲乙两车间共生产机床多少台?其中第二小组的石**同学数学基础不是很好,他一下子找不到8台的对应分率,组长何昆就帮助他画出线段图:

  甲车间 _______________

  8

  “12”

  ?台`

  “13”

  乙车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甲车间生产的台数看作12份,乙车间生产的台数看作13份。两车间共生产25份,两车间相差1份,那么8台的对应分率就是1/25,这样石**就很快找到了数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解题思路就豁然开朗。一个在自己看来非常困难的问题解决了,他特别兴奋;另一个能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别人有了成功感,一个个意犹未尽,数学太有趣味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这种积极的心态下,学生就容易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2、在实践操作中主动建构。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通常都要经过“感知、动作、表象、概念、符号”的发展阶段才能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观察直观形象的材料和操作活动,才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棱、顶点以及长、宽、高,再通过制作模型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和棱的特点。告诉学生: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小圆球(顶点)和四种不同长度的小棒(棱),用这些材料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并在屏幕上打出制作要求:①每组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②制作前先小-组讨论填好领料单;③按领料单领取材料;④制作完成后讨论棱和顶点有什么特点。⑤如果领取的材料有多余,请讨论为什么?接着在组长领导下,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然后讨论所领的材料有什么共同点;请长方体制作成功的小组,讨论长方体领料时有什么共同点;没有制作成功的小组说一说为什么没有成功,怎样改就可以制作成功了。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感知-实践-反思,亲手制作小模型,很快掌握了长方体棱和顶点的特点,主动地组建了认知结构。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