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晨间区域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3)

2008-10-21  |  

  首先,我们采取“挂牌入区”形式。让幼儿按先后来园顺序挂牌入区活动。小班入区卡由教师绘制卡面图案,并写上班级和姓名,中大班由幼儿自行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师帮助标明班级及姓名。每个班都以一种颜色为象征,全园九个班提供九种颜色。当幼儿一早入园,将衣物放置班级后,先到取牌点取牌(各班固定取牌点),并佩戴好后入区活动。教师可根据取牌情况了解到哪些幼儿已入区,哪些幼儿未来园。在区域中指导教师可根据投牌颜

  色认出是哪个班的幼儿,以便相应指导或提醒收拾整理玩具回班等。

  其次,以音乐调控幼儿的运动量。区域的划分使得幼儿在锻炼中选择的自主性较大,幼儿年龄小,主动调控运动量的能力还不够,需成人提醒。为此,我们采用以音乐调控运动量的策略,帮助幼儿较好地安排自己的活动。例如,在30分钟锻炼中,15分钟之后播放一次幼儿喜爱的乐曲,幼儿在音乐的提示下交换场地、器械,调整自己的运动量,使锻炼趋于更加合理和有效。30分钟后播放另一首乐曲提醒幼儿结束活动,及时收拾整理运动器械。

  3.细心观察,随机引导

  开放式晨间区域体育活动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但自主活动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放羊式”的活动,正如“支架学习”理论所提供的,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幼儿是以自身主动的学习来积极地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引导则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为此,在晨间运动区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环境创造的参与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能力发展的支持者。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安全,又要关注幼儿的运动情况,适时随机引导。

  幼儿在活动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瞬间的教学契机,将预成与生成有机结合,引导幼儿之间互动,相互学习,不断玩出新花样,感受创造的乐趣,促使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如幼儿平衡区中玩“背篓过桥”的游戏,中班的明明小朋友拿着圈朝平衡木跑来,只见他把圈放到平衡板上边滚边往前走,教师发现该儿童创新的玩法,及时把握这一契机,从体育室搬来辅助材料,立即转变角色,以“玩伴”的身份拿着冲气球滚球过桥。孩子们看到老师和他们一起玩,参与性更高了,“夹罐子过桥”、“挑水过桥”……生成的运动项目层出不穷。由于教师及时把握住教学契机,把简单的“背篓过桥”延伸到利用各种辅助材料过桥,动作由易到难,从单一到复杂,从上肢到下肢。在这一生成过程中,幼儿经验的迁移,大胆的创新,探究的欲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在晨区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全体幼儿的安全,而且要关注个别幼儿的运动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好个别指导工作。特别对胆怯的孩子更要关注,积极的鼓励能增强幼儿活动的勇气和信心,使其克服困难,为获得成功而努力。对幼儿出色表现的惊喜、赞赏是鼓励,对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挫折或造成的过失表示理解和帮助更是必要的鼓励。因此晨区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应侧重在情感态度的激发上。如中班梁思成小朋友,第一次学踩易拉罐制作的高跷,因为比起原先的竹筒高跷高了许多,产生畏惧感。老师鼓励他:“没事儿,老师在旁保护你,你先试一试。”一句话帮助幼儿克服了心理障碍。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