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公共区域的创设与指导(2)

2010-10-30  |  

  (三)材料投放:丰富、适宜、有趣

  一是材料具有明显的暗示性。由于同年段幼儿人数较多,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特点,操作材料具有明显暗示性显得尤为重要。而刚介入时,教师忽略操作材料的暗示性,致使每个区域活动教师都要一一介绍。在幼儿流动时,教师的讲解就明显跟不上了。这时,幼儿无所适从,便无法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在投放材料中采用了以下两种做法:一是将操作过程、方法用幼儿显而易见的标识画成操作示意图,粘贴于各活动区域内,幼儿可以通过图示进行实际操作;二是将暗示性蕴涵于材料中,幼儿只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找出规律即可操作。如:在活动“7的组成分解”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圆点卡片(卡片上有颜色、大小特征不同的7个圆点)和记录卡,幼儿通过仔细观察、辨别圆点的不同变化完成“7”的分解。虽然学具材料看似简单,但暗示性明显,所以能较好帮助目标的完成,教师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幼儿的操作活动进行观察和指导。

  二是材料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活动材料的投放应有的放矢,要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如在学习“组成分解”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打台球的教具,每打一次就记录桌上和掉入凹槽里球的个数。这样,幼儿的注意力全被打台球吸引,30分钟过去了,幼儿还没有完成记录。活动后教师们在反思中这样写道:“我们的重点应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去发现、记录关于分解的知识,而不是锻炼孩子推杆、瞄准等技巧。所以,操作材料应是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幼儿得到结论的。”

  三是材料具有清晰的层次性。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活动的工具,幼儿正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快慢,能力的差异,在选择投放材料时考虑投放材料的层次性,并细化活动目标,化成若干能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吻合的操作层次。如小班的“按数取物”活动,我们准备了以下不同层次的材料:①按卡片上的物体取相应数量的实物;②按卡片上的圆点,取相应数量的实物;③按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实物。在活动中投入不同层次材料,能够激发不同水平、能力的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促使能力弱的幼儿增强自信心。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