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三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小学三上语文《枫桥夜泊》第三课时教案

2014-08-26  | 三上 枫桥 眠山 

  一、继续学习课文。

  1.提问:第5段是怎么反驳“愁眠”新解的?

  [明确]:先树起批驳的靶子。“新解”作者认为“江枫渔火对愁眠”,就是江村桥、枫桥、渔头,对着愁眠山的意思”。论据是“运河两岸,对着寒山寺大约两公里远有两座山,一座叫狮子山,另一座叫愁眠山,又名孤山。”“渔家既然掌灯,那“眠’字就无从解释了。”

  先驳“愁眠”的实指,抹去了诗歌主观感情的色彩,使这句诗索然无味。再驳“渔家既然学灯,那‘眠’字就无从解释了”论据的不合理性,认为“渔家掌灯”与旅客“眠”之间无必然联系。这一段既驳论点又驳论据。

  2.提问:第8段总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这样的“新解”,把一字一词都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结果就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

  3.提问:作者反驳这些“新解”为什么始终结合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进行反驳?

  [明确]:因为分析诗歌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是鉴赏诗歌的钥匙,如果丢失了诗歌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则诗歌的美感也无从谈起。

  二、小结。

  本文针对“新解”的观点,逐一进行反驳。反驳既有直接驳论点。也有通过驳论据来驳论点。反驳的论据充分,批驳有力。在反驳中始终结 合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做到合理合情。

  三、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见学校同一发放的省编资料之本课相关内容。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西师大版小学三上语文“枫桥夜泊”第三课时教案》摘要:为这样的新解,把一字一词都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结果就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 3.提问:作者反驳这些新解为什么始终结合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进行反驳? [明确]:因为分析诗歌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是鉴赏诗歌的钥匙...
相关文章《枫桥夜泊》句段学习指导人教大纲:《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是这样写成的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
苏教版语文三上《拉萨的天空》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西湖》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航天飞机》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小稻秧脱险记》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石头书》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石榴》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小露珠》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东方之珠》教案
新课标语文三上《语文园地五》教案
新课标语文三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