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图像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2

2011-10-20  | 缩小 放大 板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感受放大缩小现象

  1、唤醒学生经验,寻找起点

  师:同学们你们当中有多少用放大镜看过东西?

  谈谈你使用放大镜的感受。

  有谁用照像机拍过照片?

  你在拍的时候注意过没有,照像机取景框里的图像和现实相比……?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出示6组图片

  (分3大组:三组大小不同的两个实物、两组大小不同的两幅名胜照片、三组大小不同的两个立方体五边形、图形和正方形)

  师:观察这几组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结并板书: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二、探索规律,建构概念

  1、感知图形的放大、缩小的整体性变化

  ⑴ 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

  师:这是一位学生画的作品,画的漂亮吧?后面的同学能看得清吗?这样会不会好点?(点击图片,慢慢放大)

  师:像这样由小变大的过程就是放大。

  追问:刚才放大的时候,前后两幅图片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问:现在这样呢?(点击图片,慢慢缩小)

  师:像这样由大变小的过程就是缩小。

  追问:刚才缩小的时候,前后两幅图片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⑵猜想放大、缩小

  出示画3张图片(第一幅按2∶1放大、第二幅不成比例、第三幅按1∶2缩小)

  师:这里有3张图片,你觉得哪一张是放大后的图片?哪一张是缩小后的图片?并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

  ⑶组织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形成共识:第一幅、第三幅与原来的相比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

  2、自主研究,执果索因

  ⑴激发研究兴趣

  师:刚才同学们得到的结论,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自己的视觉,能不能用数学里的一些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呢?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研究的数据。

  ⑵学生4人小组研究

  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可适当提示:两幅图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⑶全班汇报交流,形成概念

  师:你们小组通过研究,有什么成果?

  学生小组汇报。

  可能会出现:

  A.用倍数来表达;

  B.用比或比值来表达;

  C.现原来长与宽的比值和现在长与宽的比值来比较。

  ①建立放大概念

  师:你为什么说第一幅是放大后的图片?

  放大后与原来的长的比是?

  放大后与原来的宽的比是?

  追问:你有什么发现?(比是相同的,比值相等)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图像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2》摘要:框里的图像和现实相比……?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校 板书课题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出示6组图片 分3大组:三组大小不同的两个实物、两组大小不同的两幅名胜照片、三组大...
相关文章中班科学教案:各式各样的镜子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
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作文]未来的黑板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练习题
[小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初步知识》单元教
人教版六下《统计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表》说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实际测量》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实际测量》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