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实录(3)

2014-08-26  |  

  打着爱的旗号的一种伤害;

  封建伦理思想毒化下理直气壮的的欺压。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是讨论小话题的活动。

  屏幕显示:

  让我们来讨论小话题:

  1、说说文中“风筝”的作用

  师:先请同学们分析如何来展开小话题,要有哪些步骤?

  生:读与话题有关的句子。

  师:然后谈对有关话的理解。还可以就这个话题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生准备2分钟,交流)

  生:第三小节,小兄弟做风筝的不易。

  师:后来我毁坏了他苦心孤诣做成的风筝。

  生:第二小节,写的是故乡的风筝。

  生:弟弟对风筝的喜爱。

  生:……我踩踏了他的风筝

  师:写我毁坏他的风筝的一系列动词有什么作用?

  生:让鲁迅多年后想起这些粗暴的动作就后悔不已。

  师:请大家来看想象中的风筝,想象中风筝的放飞

  (齐读这一小节)。

  师:想象的场景应该怎么读?

  生:欢乐、兴奋

  师:破折号后面的呢

  生:悲哀、失落。

  (再读这一段落,生有感情朗读)

  师:选一处,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处展现出了封建礼教的旧思想。

  生:第一自然段,让我们知道以下要发生的事。

  师:渲染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了一种悲情。

  生:第四自然段,讲了我后来补过的原因。

  师:原因是我看到了这本书。

  (屏幕显示,生齐读):

  话题小结:

  “风筝”在文中多次出现:异地的风筝,渲染悲情;故乡的风筝,引出回忆;毁坏的风筝,表达忏悔;想象的风筝,寄托理想。所以,“风筝”不但是行文的线索,而且是抒情的载体。

  师:现在进行下面一个话题

  出示:2、说说文中的“严冬”

  师:徐老师来谈一谈,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处在……另一处在……

  我还注意到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1925年。这时候,五四运动已经过去,民主科学的思想唤醒了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像鲁迅。但是绝大多数的国民还处在愚昧、麻木之中,面对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面对整个社会对民众的精神扼杀。鲁迅先生感到非常的心寒。所以这里的严冬既是自然的,也是——心理的,更是——社会的。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苏教版语文三上《拉萨的天空》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西湖》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航天飞机》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小稻秧脱险记》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石头书》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石榴》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小露珠》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上《东方之珠》教案
新课标语文三上《语文园地五》教案
新课标语文三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