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型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3)

2010-08-30  |  

  边唱边动作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来加以补充,如果歌词是很具体形象的,并易于用动作来表现的话,幼儿常常能自己想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如《手指歌》中,唱到“姐姐拍皮球”,幼儿自然而然就会用生活中排皮球的动作来表示;唱到“爸爸开汽车”,幼儿很快就用生活中曾见到的揿喇叭动作来表示;……。中、大班的幼儿这方面的能力就更有所发展了,如在为《猴》一歌配动作时,幼儿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来模仿小猴窜东窜西,对歌词“红屁股上打一针”这一句所表达出的无奈、痛苦更是深有体会,孩子们一个个都皱着眉头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刚打完针马上都“哎哟哟”叫了起来,逼真地表现出了小猴调皮、贪吃,结果只好去看医生等复杂的情感变化。

  同时幼儿对自己所想出的动作还特别有感情,如在为《春天来》一歌配动作时,我班的范文婷一手叉腰,一手反掌置于头顶上(表示荷花),当她创造性的想出这一动作后,转头同旁边的黄雨婷说:“你看我的荷花好看吗?”语气里充满了自豪感、充满了想象,也充分流露出对这一动作的欣赏。

  可能从成人的眼光来看,这些动作都非常简单、幼稚,可这都是幼儿自己想出来的,我们应该从他们的年龄、知识经验、动作发展水平等方面去衡量和评价。何况有些动作竟那么逼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情感,这恐怕还是一些成人所不能及的呢!在让幼儿为乐曲配动作时,一方面教师可多让幼儿直接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可给幼儿示范一些动作、观看哥哥姐姐或同伴的优美动作等。

  总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给幼儿提供自由创造、充分表现的机会。

  四、曲调的改编和创编:

  美国教育学家格林伯格认为:音乐创造性表现是一种统一的综合性体验。这种综合包括:孩子们使用他们熟悉的音乐元素去创造新的音乐作品并使自己从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同时,许多的音乐技能也在这种创作过程中被孩子们在他们自己的水平上所利用。

  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健康、活泼、开朗的幼儿在自由活动或情绪愉快的时候,嘴里就哼哼唱唱起来,有的唱的是幼儿园里学的歌,有的唱的是从家里、电视里听来的歌曲,也有很多时候他们唱的是自己“创作”的歌曲,这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发表的需要来进行的。如果老师未能予以应有的注意与重视,就会失去许多培养与发展幼儿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的良机。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曲调的改编和创编呢?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