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

2016-08-21  | 可能 摸奖 数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的例1、例2。

  设计思路:

  1、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3、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国庆节快到了,吉马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举行一次摸奖活动。摸奖的规则是:(课件出示)在一个盒子里放一些球,凡是一次购物满50元的顾客,都有一次摸奖机会。摸到黄球有奖,摸到白球没有奖。如果请你设计,你能想出几种放球的方案?

  (板书学生的方案:全放黄球 全放白球 既放黄球又放白球)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变为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熟悉、更现实的摸奖的情境,为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初次摸球,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一)小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师:你们考虑问题很全面,把所有的方案都想到了,那根据你们的方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生1:第一种肯定能摸到黄球,一定会中奖。

  生2:第二种肯定不能摸到黄球,不可能会中奖。

  生3:第三种可能会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

  师: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摸一摸。

  师:的确,亲自动手试一试,摸一摸,也是验证猜测的好方法。下面请各位小组长拿出学具袋和装球的碗,别急!在做实验之前得先来了解“小组合作要求”。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

  2.摸前摇一摇,摸时不能看,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

  3.每摸一次,就把结果记录下来;

  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组合作,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依次进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试验结果记录单:

  (1)全放黄球

摸球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

  颜色

  (2)全放白球

摸球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

  颜色

  (3)既放黄球又放白球

摸球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

  颜色

  (二)组织学生交流,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

  师:通过亲自动手摸球验证,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你们的第一次试验情况?

  生1:我们第一次全都放黄球,摸出来的都是黄球。

  师:你们组放了几个黄球?摸了几次?

  生1:我们组放了4个黄球,摸了8次。

  师:其他小组呢?

  生2:我们组放了5个黄球,摸了6次,我们发现摸出来的都是黄球。

  生3:我们组放了3个黄球,摸了7次,我们发现摸出来的都是黄球。

  生4:我们组放了4个黄球,摸了10次,我们发现摸出来的都是黄球。

  师:咦,我就不明白了。每个小组黄球的个数不一样,摸的次数也不一样,为什么结果却都一样呢?

  生:因为里面全都放黄球,摸出来的就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摸出其它颜色的球。

  师:看来呀,只要放的都是黄球,就一定——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出其它颜色的球。

  师:那如果全放白球,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生:如果全都放白球,摸出来的就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摸出其它颜色的球。

  师:那第三种实验呢?情况如何?

  生1:我们组放了5个黄球5个白球,摸了6次,摸出来的既有黄球又有白球。

  生2:我们组放了3个黄球5个白球,摸了8次,摸出来的有黄球也有白球。

  生3:我们组放了1个黄球4个白球,摸了5次,摸出来的既有黄球又有白球。

  生4:袋子里既放白球又放黄球,摸出来的就有可能是白球,也有可能是黄球。

  师:很欣赏他的一个词“可能”!

  师:不管黄球和白球的数量多少,只要既有白球,又有黄球,就有可能摸出——白球,也有可能——摸出黄球。

  师小结:“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可能性家庭中的三个成员。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时,如果结果不能确定 [板书:结果不确定],我们就说可能;如果能确定 [板书:结果确定],就说不可能或一定。

  (三)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

  师:刚才我们在试验中感受到了“一定”“不可能”“可能”这几种情况,现在谁能用这三个词来描述一下你们刚才试验的结果?

  生1:如果袋子里全都放黄球,摸出来的就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摸出其它颜色的球。

  生2:如果袋子里全都放白球,摸出来的就一定是白球,也不可能摸出其它颜色的球。

  生3:如果袋子里既放白球,又放黄球,摸出来的就有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只有根据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教师的作用发挥在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反思上,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黄球,就一定只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黄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黄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三、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师:看来你们对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几个生活中的例子。(电脑展示:例2的6种现象)

  师:这道题在书上第107页,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

  (生先自己判断,教师巡视指导,再全班汇报。)

  师:同学们都已经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现在谁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来描述这些现象?你们可以自由选题回答,回答时,不仅仅要把这些现象描述清楚,还要说出你的理由。

  师:准备好了吗?谁先来?

  (1)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师:这个现象是一定的吗?

  生1:我认为“一定”,因为如果地球不转动,就没有白天黑夜了。

  生2:我也认为“一定”,因为如果地球不转动,就没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了。

  师:也就是说,地球每天——一定都在转动。(电脑出示“√” )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3:地球每天一定都在转动。

  生4:地球每天一定都在转动。

  (课件出示:地球每天一定都在转动。 )

  师:后面的题目谁也能像这题一样来说一说?

  (2)三天后下雨

  生1:我觉得“不可能”,因为这几天连续出太阳,所以三天后不可能会下雨。

  生2:我觉得“一定”,因为电视上天气预报有台风,所以三天后一定会下雨。

  生3:我觉得是“可能”,因为天气变化无常,说下雨就下雨,所以我觉得三天后可能会下雨。

  师:是呀,我们常说,天气变化无常,连天气预报都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三天后的天气情况,我们就更不能确定了,因此只能填——“可能”。(电脑出示“” )完整的说就是——三天后可能会下雨。

  (课件出示:三天后可能会下雨。 )

  (3)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生1:我选“可能”,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有的是用右手拿筷子,有的是用左手拿筷子,所以都有可能。

  生2:不可能。

  生3:我也认为不可能!

  师:到底是“可能”还是“不可能”呢?(生七嘴八舌,意见不一)

  师:那我们就来现场调查一下吧!咱们班有用左手拿筷子吃饭的吗?(现场调查)原来证据就在我们身边。(电脑出示“” )

  师:用上“可能”完整地说说这个句子。

  生:吃饭时,人可能用左手拿筷子。

  (课件出示:吃饭时,人可能用左手拿筷子。)

  (4)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生:绝对不可能。我一天不吃东西就受不了了,更何况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那岂不是要饿死!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电脑出示“×” )

  师:用上“不可能”完整地把这句话说一说!

  生: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课件出示: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5)太阳从西边升起。

  生1:不可能。我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生2: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怎么可能改变它?(电脑出示“×” )

  师:谁能“不可能”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课件出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6)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师:最后一个问题了,谁来攻克它?

  生1:我觉得“一定”,因为每天都有人结婚,结婚了就会生孩子,所以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生2:我觉得不可能每天都有人出生。

  生3:我觉得可能每天都有人出生。

  师:你们各有各的想法,也各有各的理由,那到底是“可能”还是“一定”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则小资料。(课件出示小资料:目前,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

  师:看完这则小资料,你现在想说什么?(电脑出示“√” )

  师:完整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定每天都有人出生。

  2、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些现象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其他的同学给你评价评价,比比谁想得又快又多。(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1: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属相。

  师:你的属相是什么?大家知道自己的属相吗?(学生趣味盎然,相互诉说)告诉你们,张老师也有自己的属相,我是属羊的。

  生2:公鸡不可能会下蛋。

  生3:男人不可能会生小孩。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学生哄然大笑,并情不自禁地为他的绝妙发言鼓掌。)

  生4:人一定会死。

  师:“死”这个字听起来让人感觉心情沉重,不仅是人,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一定会死,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有限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点贡献!

  生5:今天,老师可能会表扬我。

  生6: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师:那么多的同学还想说,这样吧,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下次专门来举办一个这样的交流会,到时比比谁讲得最多最棒,好吗?

  [设计意图:以“夺小动物”游戏渲染解决问题的氛围,学生兴趣盎然,再一次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与感悟数学,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学生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对确定与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四、再次摸球,进一步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一)认识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摸球比赛,每一个组上来一个代表。看你们谁能摸出黄球,那谁就将成为今天的优胜小组!

  师:(出示摸球的盒子)我在盒子里放入2个黄球和2个白球,先说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生: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好,那开始摸球吧!谁先来?

  师:先猜猜能摸出什么球?

  生:黄球。

  师:那你快摸吧,我们来看看。(学生先猜,再摸……)

  师:你是最后一个摸球,难道你就不担心摸不着黄球吗?

  生:不用担心。因为盒子里还是放着2个黄球和2个白球,那我摸出来的就有可能是白球,也有可能是黄球。

  师:你是说前面同学摸球的结果不影响你这一次摸球吗?

  生:不影响。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师:好样的!你在玩的时候都在思考,那就摸一摸试试看吧!(生摸)

  师:看看是什么球。

  (二)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师:还想玩吗?

  生:想。

  师:再请4位同学上来。

  师:先听要求:摸出一个球后,请将这个球放在另一个盒子里。谁先来?(学生先猜,再摸……)

  师(对已经确定的学生):先猜猜会摸到什么球?一定吗?说说理由。

  师小结:刚才,前面的同学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可后面只剩下2个黄球,那么就——一定能摸出黄球。也就是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指板书)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生活中就有着这样的例子。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可能性的故事吧。古罗马帝国有一个忠臣受奸人陷害,被判处死刑。但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他有一个决定生死的机会,就是抽生死签。(出示:生签 死签)抽到生签就能免一死,抽到死签就马上处死。同学们,这位忠臣是生是死能确定吗?为什么?

  生:不能确定。因为他有可能抽到生签,也有可能抽到死签。

  师:陷害他的奸臣为了置他于死地,在生死签上做起了手脚,偷偷地将“生”的签都换成了“死”的签。(出示:死签 死签)同学们,这位大臣的命运将会如何?为什么?

  生:他不可能活下来,一定会死。因为现在两张签都是死签,他必死无疑!

  师:幸运的是,奸臣的小动作被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士兵看见了,他急忙把这件事悄悄地告诉了这位被害的忠臣。同学们,快帮帮这位忠臣想想办法吧,他要怎样才能脱身呢?

  生1:把死签换成生签。

  生2:让士兵去求皇上,皇上就换成了生签。

  生3:士兵偷偷地把死签换成了生签。

  生4:可能大臣会拿出两张签说:这两张都是死签,这样不公平。就重新再抽一次。

  师:想不想知道这位忠臣是怎么做的?

  生:想!

  师:这位忠臣特别聪明,当大法官要他抽取生死牌的时候,他郑重其事地抽取了其中的一张,然后迅速将它塞进嘴里一口吞下。大法官急了:“你…你…你怎么… 这…这…这可怎么办?”这时旁边的一位师爷说:“大人,别急!看看盒子里剩下的另外一张签是什么,不就可以知道犯人抽到的是什么了吗?”同学们,盒子里剩下的是什么?这位忠臣最后的命运会是怎样的?

  生:盒子里剩下的是死签,就说明他抽到的是生签,那他就不会死了,一定能活下来。

  师:你真聪明!这位大臣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活了下来。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1:做事情一定要动脑筋,不动脑筋反而会害了自己。

  生2:那个坏人想陷害忠臣,偷偷把生签换成了死签,却反倒救了忠臣。

  生3:这个故事里的忠臣原本是可能生,但被奸臣陷害成了一定死,可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将一定死变成了一定活,从而使自己死里逃生。

  师:说得真好!(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是呀,有些事并不是绝对的,只要肯动脑筋,还是会有转机的。

  [设计意图: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我设计了第二次摸球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暴露学生的认识,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 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五、深化认识,拓展延伸。

  师:让我们再一起回到吉马超市的“摸奖活动”吧!(指板书)

  师:如果你是超市的老板,会怎样放球?为什么?每种颜色的球放多少?

  生1:我会放1个黄球、4个白球,这样就要看顾客的运气了。

  师:为什么这么放?

  生1:因为这样就不大可能摸到黄球了。

  生2:太黑了!这样放有时候人家都只能抽到白球了。

  生3:过黑了!因为别人如果总是运气不好,总是摸到白球,那就亏得很了,而老板一点儿也不会亏。

  师:这位老板也是为自己考虑,他把白球放得多一些,那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中奖的可能性就——小。

  师:有没有其他的设计方案?

  生4:我会全放白球。因为这样可以吸引顾客,又不会亏钱。

  师:对这种做法,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这样做顾客根本就摸不到奖,不就上当受骗了吗?

  生2:如果我是顾客,我才不去呢!

  师:是呀,这是一种欺诈行为,千万要不得!

  师: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生6:全放黄球。

  生7:这样太亏了!

  生8:这样太浪费钱了!

  师小结:(指板书)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指黄多白少)这种方案是在奖金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奖项小一点,让更多的顾客能中奖。(指黄少白多)像这种,中奖面虽然小,同样也能吸引顾客。

  师:刚才有同学说,中奖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还有大小呀?可能性大小会跟什么有关系呢?下节课咱们再来一起研究,怎么样?

  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感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度过快乐而又充实的40分钟,同学们,再见!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摘要: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3、...
相关文章北师大:《摸球游戏》反思性说课稿北师大:《摸球游戏》说课设计
北师大:《可能性》说课稿北师大:《可能性大?方萄Х此
冀教版三上《对称》教学实录
沪教版三上《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三上《四边形》教案
人教实验版《可能性》教案
新课标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新课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课标三上《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冀教版三上《乘法》教案
新课标三上《可能性》练习题
青岛版新教材三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