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

从《三角形边的关系》谈起

2012-03-13  | 三角 三角形 三根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生成智慧和人格。如何让智慧和人格在数学活动中不断地生成?为此,我在思考着、探索着、实践着……

  《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材,是这样编写的(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如图1):呈现实验材料,给出实验方法,提出实验目的。编写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活动,不仅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而且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其发现知识的能力。这样编写,给教师的教指出了方向,但学生对“为什么要这四组小棒试搭三角形”、“为什么每次实验都要在表中的圈内填上‘<’、‘>’、‘=’”可能很茫然的。学生探究的过程很有可能成为机械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其学习的主动性、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怎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呢?

  我预设了下面三个问题:(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围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2)任意给出三根小棒,你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3)怎样的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是学生已知的,问题(1)易答;问题(2)是问题(1)的逆向问题,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估计学生中会有不同的回答),学生可实验验证各自的猜想,从中发现“两根小棒的和小于第三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顺势引入问题(3),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发现“只有当较短两根的和大于第三根时,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由此经验联想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得出“三角形中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时,教师再追问:“等边三角形中是没有较短两边的,对于所有的三角形来说,三条边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激发学生再思考,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实际教学中,对“怎样的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认为“当较短两根的和大于或等于第三根时,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也有的认为“三根一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教师追问:“三角形就只有三边相等这一种吗?” 有学生补充:“两根一样长的,也一定能。”“三根各不相等的,较短两根的和大于第三根,也一定能。”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直接指出是否错误,而是将其板书在黑板上,引起全体学生再思考。教师先借助电脑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发现“较短两根的和等于第三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再引导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认为 “当三根小棒一样长时,一定能围成三角形,这已经不用考虑了;有两根一样长时不能肯定,因为万一另一根特别长,那就围不成”。有的觉得“可以把第二、三两种情况合并为‘老二与老三的和大于老大时,也一定能围成三角形’”。此时,教师要学生概括成一句话(即:任意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时,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哑然。教师指着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问:“这两边的和比第三边怎么样?”学生这才发现,任意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时,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从“三角形边的关系”谈起》摘要:见的: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活动,不仅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而且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其发现知识的能力。这样编写,给教师的教指出了方向,但学生对为什么要这四组小棒试搭三角形、为...
相关文章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试卷(B)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试卷(A)
北师大版四上《小括号》教案
人教版四下:《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下《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青岛版《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潘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密铺》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教学实录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