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

(四年级下册)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2013-01-10 作者: | 如见 乡下 人家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邹 霞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美文。一读课题,读者眼前就会不自主的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本文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那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和屋后拌着春雨探出头来的鲜笋……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吵虫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文章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鉴赏此文的着眼点应放在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农村的独特迷人。

  情感目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由衷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学习者学习能力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经过四年多的训练,已具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之间营造了和谐的学习关系,小组协作学习意识较强,且具有一定朗读习惯和能力。但是城市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孩子,对农村生活缺乏认识和感受。

  [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

  学习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学习资源—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方法和思路]

  1.问题驱动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当前的主要课堂教学方式就是问题教学,以研究问题为基础展开学习和教学已成为一条基本课改思路。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和设计最佳空间问题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利用文本信息和网络信息,抓住学生兴奋点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是实现问题教学的关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以教学重难点“赏乡景,悟乡情”为目标设计了主问题—“读课文看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谈感受这个话题,架起了文本网络与学生思维的桥梁,调动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思维,有效地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多种学习情境与多种学习活动相结合。网络环境为创设情景,提供了最大可能性和最佳视听效果。本文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多种学习情境,如真实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虚拟阅读环境等,同时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以美读促感悟,以感悟促美读;以抛锚式、支架式、随机进入式为主要方式的自主学习和以竞争、协同、角色扮演为主要方式的协作学习。

  [学习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设计思路及分析

  初

  见

  乡

  下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乡村美景图。要求看后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欣赏一幅幅乡村美景图,并随机说出自己最想说的或感受最深的话。

  屏幕播放乡村美景: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主题突出,极具有乡村气氛的画面吸引了学生。课伊始,配合美的多媒体画面,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走

  进

  乡

  下

  导入:对于生在城市、长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我们面对的是车水马龙的喧闹,钢筋混凝土的单调,今天我们就

  点击专题学习网站中“走进乡下”。认真读课文,用心学字词,动脑筋想问题。想象一下有关画面,并给每幅图取个好

  “走进乡下”每一个网页都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文本内容;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画面;相关的学习问题;学习要求及学习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任意点击,并按照学习提示进行自主

  给图景起名字旨在让学生深入品析乡景的诗意特征。通过网络媒体的介入,呈现出与课文相符的美丽图文或视觉动画,让学生接受感官的刺激,形成表象和感知。

  随着作家一起走进乡下、走入乡村。

  听的名字。

  学习。

  走

  进

  乡

  下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根据屏幕出现的乡村美景的图片,相应说出自己给美景的命名。如“瓜藤攀架”、“春花争艳”、“群鸡觅食”、“野鸭戏水”、“天高地阔吃晚餐”等,一个个富于诗情画意的名字,纷纷从学生的口中而出。

  网络视频在乡村风景的大背景下定格一个个具体的乡村场景。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媒体创造了美的虚拟情景,激发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学生提供感受美的情景。在特定的环境下,引领学生在赏乡景。

  感

  受

  乡

  下

  导入:大家给这一幅幅画起的名字让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初次进入

  乡村就感受到了它的美。如果

  细细游赏品味,那乡间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更会走到我们的心里去。在“感受乡下”的这个版块中,有作者描绘的一幅幅图景,请你们读课文,看画面,想问题,谈感受。

  学生阅读电子文本,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和视频画面,思考学习要求中的学习问题,小组共同学习,学后相互交流各自的学习感受。

  课件的每一段文字都会出现相应的画面、视频,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学生在问题的提示下分步地进行合作学习。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为什么说瓜架是可爱的?

  课件在“学习帮助”中出现瓜架做装饰的乡村图景,同时又出现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及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图画。在这两幅极具不同特色的画面的对比下,学生很容易理解了乡村美景别有风趣的特点。

  感

  受

  乡

  下

  组织交流

  学生交流感受乡下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上可以美读课文有关段落,可以根据课文的有关描述进行补充式续说,可以作小诗,可以对对子等。形式上可以个别说,小组推荐代表说,同座合作说,小组轮流说。交流时对相关内容的重点句段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多形式的朗读。

  提供资源环境,拓展学习空间。如:学生点击电子文本中芍药、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菊等词,网络视频中便会出现这些花的千姿百态。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同时滚动出现这些花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等相关知识。

  旨在使网络信息中的直观美感信息与课文中语言文字传递的美感信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通过对补充素材的阅读和感受,学生就自然理解了这些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特点。

  感

  受

  乡

  下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

  当学生朗读课文的重点句段时视频配上相应的画面。

  学生看着视频播放群鸭戏水,乡亲在河边洗衣的情景,就体会到了乡下人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

  体

  验

  乡

  下

  提出学习要求,相机巡视、指导

  带上耳机,再次欣赏乡下美景图

  网络视频出现一组组乡村美景和乡下人家和谐生活的画面,并伴随浓郁的乡村音乐。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尽情享受信息交流带来的审美快感

  设问:“你最喜欢乡下人家的哪处景物?”请你美读课文有关语句。

  一名学生赏读,其他学生欣赏。

  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品位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走

  出

  乡

  下

  结束语:今天我们走进乡下,不仅看到了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也看到了乡下人家悠静,闲适的生活。更感受到在这方热土上人民的勤劳与勇敢,在这希望的田野上,不仅有我们的理想,更有搭建在城市和乡下之间的桥梁。

  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伴奏下,聆听教师的激情旁白

  播放歌曲,再现画面,创设情境

  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形成美的享受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人教新课标四下:“乡下人家”教案(14)》摘要:后拌着春雨探出头来的鲜笋……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吵虫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
相关文章人教:《乡下人间》教学设计一人教:《乡下人间》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乡下人乡下人家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下《杏儿熟了》片断赏析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纪昌学射》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种一片太阳花》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双手》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教案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