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

(六年级下册)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2016-02-03  | 教学 大山 喧腾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重点字词鈥湷障搿⒛伞⒂栈蟆⑿凇⑺布溻澋取

  (2)训练朗读能力,品味诗歌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加强合作学习指导,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2) 树立理想,培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朗读诗歌的主要方法,背诵诗歌。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文章,感受内容

  一读,辨字音。重点字词:痴想、凝成、诱惑、喧腾、瞬间

  二读,知大意。给诗歌另拟个小标题,例如:我心中的大海;山里娃的梦鈥︹

  三读,理内容。从不同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主要内容,例如;

  第一节写我渴望山那边的海,第二节写我追寻心中的海;

  第一节写我童年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长大后的感悟和信念;

  鈥︹

  朗读方法可多样化。自由朗读,齐读,男女分节读等,可视情况灵活运用。力求以形式丰富的朗读,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对诗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整体的印象。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细读、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例如;

  鈥溕侥潜叩纳桨。裁刺嘧帕常业幕孟氪蛄艘桓隽惴郑库

  鈥溾樢豢糯有∑吹闹肿樱丛谖业男闹性铝松罡櫍饫锏拟樦肿逾櫴侵甘裁矗科吹亩魇呛芮岬模趺椿嵩律罡库

  鈥溾樕降哪潜呤呛0。眯拍钅傻暮b櫍裁此凳怯眯拍钅傻暮#库

  鈥︹

  妙词佳句赏析,例如;

  鈥溕侥潜叩纳桨。嘧帕常业幕孟氪蛄艘桓隽惴郑♀澥私笊侥馊嘶耍砻嫔鲜切瓷降难丈导适切醋约旱男那槟压庋醇刃蜗笥稚

  鈥溡蛭姨胶R廊辉谠斗轿倚冢ぉつ茄┌椎暮3卑。挂贡祭矗淮未温宋业目莞傻男牧殁澥巳沸旁斗接泻#簿褪抢硐耄杖找挂乖诠奈枳赔溛意澆恍傅胤芏罚蛭迪掷硐氡匦刖О堋b溛意澏岳硐敕浅?释辛死硐脞溛意澗透崆苛恕

  四、精读课文,设计脚本

  好诗不厌百回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所谓鈥溛墓笞缘免潱湺林杏形蜮潯J阅7吕樱佑锲⒂锏鳌⒅匾簟⑼6佟⒏星榈确矫妫≡衲阕钕不兜氖浣欣识辽杓疲嘈蠢识两疟荆米约憾捞氐姆绞桨讯允璧纳钊肜斫饬芾炀≈碌匮菀宄隼础

  例子;

  哦,山那边 / 是海吗?(鈥準氢澴种囟粒渥映噬鳌R脸龀渎苫蠛拖蛲挠锲#

  在 / 山的那边,是海!是 / 用信念 / 凝成的海(鈥準氢濃溞拍钅赦澯χ囟粒脸隹隙ǖ挠锲怀鍪迪掷硐氲谋厝恍院托拍畹募岫ā#

  先由学生独立设计,小组内交流、试读,然后在班级展示。

  明确:第一节情感变化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第二节情感变化为坚定──渴望──充满信心、乐观。

  最后融合全班的设计成果,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五、体验与反思

  经过这样反复的朗读,你们明白了诗中的鈥溕解澓外満b澫笳魇裁绰穑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1. 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鈥溛抑沼诩搅舜蠛b澪庑匆欢位啊

  2. 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小时候爬山、看海失望(不懂妈妈的话)

  长大后生活、信念自信(悟出妈妈话之含义)

  现 在生活、哲理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新的生活。

  作者简介:

  王家新。曾用笔名北新等,文学教授。

  1957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等,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任为教授,开设中西现代诗歌比较研究课程及创造性写作课程。

  著有诗集《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游动悬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王家新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楼梯》(英译本,伦敦威尔斯维普出版社,1993)、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没有英雄的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坐矮板凳的天使》(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等。

  另有编著《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当代欧美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论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3)、《叶芝文集》(三卷本,东方出版社,1996)、《欧美现代诗歌流派诗选》(三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中国当代诗歌经典》(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及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集》(与芮虎合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等多种。

  曾参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阎立钦教授主持的《语文大视野》项目,担任高一卷主编。曾获多种国内诗歌奖,曾多次获教育学院科研论文、科研论著一等奖。为中国作家协会鈥溨泄柩Щ徕澙硎隆

  诗歌作品及诗学文章被选入多种国内重要诗选及理论批评文集,并被北大、复旦等大学选入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诗作《在山的那边》被人教社选入初一语文教材,写这首诗时他还是一个刚从边远山区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随父母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所以他童年充满幻想,才写下这首诗。诗作《帕斯捷尔纳克》被人教社选入高二语文读本。

  文体知识:

  诗歌的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 鈥準灾荆栌窖裕烙溃珊蜕b潯独窦乐记》:鈥準云渲疽玻桓瑁狡渖玻晃瑁淙菀玻蝗弑居谛模缓罄制鞔又b澰缙冢⒏栌肜帧⑽枋呛衔惶宓摹J锤璐剩谑导时硌葜凶苁桥浜弦衾帧⑽璧付璩罄词⒏琛⒗帧⑽韪髯苑⒄梗懒⒊商澹敫柰吵剖琛

  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鈥溝执澝疲际褂糜1953年鈥敿拖掖戳⑩溝执玮澥比妨ⅰO执暮澹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鈥湽诺涫澯脞溝执澋谋冉希衡準澱呓晕杏谖锒鳎切牧榈挠诚帧b湽诺涫澮遭溗嘉扌扳澋氖郏泶镂氯岫睾瘛Ф辉梗康髟阝溈山庥氩豢山庵溻潯b溝执澢康髯杂煽诺木瘢灾甭实那榫吵率觯锈溈筛杏氩豢筛兄溻澋墓低ā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摘要: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文章,感受内容 ...
相关文章北师大:《栽蒜苗二》教学设计沪教:《主动识字》教学设计
沪教:《大海那边》教学设计人教实验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练习题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花的话》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实录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匆匆》教学设计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匆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匆匆》教学设计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